第436章 硬碰硬(1 / 1)
刘封的精兵之政,初时还让庞统,赵云以及马超等人颇有些不适应,在这个时代,人命并没有那么值钱,士兵拿着比平民的收入更加丰厚的军饷,自然就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拼搏。
在这个冷兵器和护甲并不完备的时代,数量,往往是决定着一场战斗胜败的因素,占有人数优势的一方往往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历史上能够被写进兵书战册里面的那少量的战例,无不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因为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太难了,这也是为何周瑜一手导演的赤壁之战会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起到如此大的反响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但刘封,却正在靠自己头脑之中带来的先进理念,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渐渐的相信,数量并非是取胜的唯一良方,在真正的精锐面前,占有数量优势的军士除了会消耗更多的粮食之外,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可言,而这一次的硬仗,则正是刘封完全确立自己思想的一个良机。
当刘封在襄阳对自己的朝臣们做着动员的时候,曹植也并没有闲着,他为了督战,虽然并没有亲自挂帅出征,但却也是移师到了洛阳,并且将自己筹集到的这几二十七八万大军全部囤聚在了洛阳,号称三十万大军,兵锋直指南阳,但显然,南阳并不是曹植的目标,他的目标乃是整个荆州,甚至更为深入的地方。
虽然之前曹操率军八十万却依旧是井壁折戟沉沙,但是曹植对此战进行过十分细致的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导致曹操麾下八十万大军竟然在周瑜麾下不足十万水军的守卫下惨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周瑜如何如何计谋过人,而是另外的两个原因。
其一便是曹操所率领的那些人等全部都是不擅长水战之人,不擅长水战之人,纵有百万,也是徒劳,也正是因为曹操麾下之人不擅长水战,这才只能听信江东诈降的黄盖之言,用铁索将那战船链接在一起,不然的话,周瑜的火攻又怎能有效?
而这其二,就是据曹植在曹操身故之后对于当年跟在曹操身侧之人的了解,得知了一桩秘闻,就在曹操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攻入江东的时候,曹操率领的八十万大军之中不知为何爆发了一股破坏力相当之大的传染病,染病的军士不但相互传染,并且治愈率极低,数日之间便死了数万。
当初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上,让曹操有些进退维谷,而黄盖适时的出现,帮助曹操下了决心,这才有了那一边倒的赤壁之战。得知了此事之后,曹植心中大胆猜测当时极有可能是曹操不想讲那些极有可能患病的士卒带回魏国,害怕其在魏国发生更大的瘟疫,这才在明知道可能会中计的情况下依旧如此做了。
在这样的猜测下,曹植并不认为周瑜或是当初的孙刘联军有着多么厉害的智谋,他能够将曹操所率领的八十余万大军击溃,完全是因为这种种天灾所带来的运气。
在这样的想法下,曹植自然也是认为这一次自己进攻荆州,并不需要水军,南阳与襄阳,甚至江陵等地,都是可以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的,而这三十万大军,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他已经根据刘封所拥有的这些领土推算出来,刘封所能够调动起来和他在南阳阵前对垒的绝对不会超过十万大军,这样的数量差距,几乎是碾压式的。
所以在他的心中,这场战斗自己有九成的把握会获得胜利,而自己胜利之后,刘封自然也就只能龟缩在益州之处,等待他先行剿灭了诸葛亮之后,刘封也就不得不对自己俯首称臣了。
这一次出兵,曹植依旧是以刚刚在凉州取得大胜的杨修作为主帅,先锋之责则交给了之前被刘封在洛阳摆了一道的许褚,此时的许褚正是心中憋着一口气的时候,所以曹植想要利用许褚这口气,给刘封一个下马威,毕竟许褚的勇武,就算是赵云,马超也不能再阵前将其轻易战败,所以以许褚为先锋,如果不去贸然的进攻,就已经算是立于了不败之地。
不但此番将许褚派在了先锋的位置上,曹植为了防止许褚禁不住赵云等人的挑衅做出什么不好的举动,还将徐晃派为副先锋,实际上徐晃所起的作用,正是在关键的时候让许褚更加稳妥。
除了先锋之外,张辽,李典,乐进,于禁等如今曹植重用的将领一个不落的都跟随杨修前往攻取南阳,大大小小共计二十余员在魏国成名的大将,副将更是数以百计。如今已经全部都到了洛阳城外,驻扎在距离洛阳城不远之处,远远看去,大军几乎是一眼望不到边际,显然,中原上自赤壁之战后最大的一场战役近在咫尺。
这一次,曹植没有再想要用什么计策去破敌,而是并不怕让刘封提前获知自己的阵势,他就是想要给刘封巨大的压力,让刘封知道,实力,才是决定着天下何人称王称霸的唯一因素。
根据曹植之前的布置,次日清晨他就要在洛阳城外誓师,之后许褚与徐晃二人率军八万就要前往南阳。
这一日,他正在与杨修,张辽,许褚,徐晃等人商讨此番进攻之事,忽地麾下之人来报,谈及刘封将自己的朝堂从成都迁移到了襄阳,并且如今正在将他朝臣们的家眷也向襄阳转移。
听闻这样的消息,曹植半晌未曾出言,而后缓缓叹息了一声道:“此战尔等要做好万全准备,纵使刘封麾下兵力不足,想来他也不会轻易的让我等攻取南阳,他竟然敢于在此时将自己的朝堂从一直安安稳稳的成都搬迁到一旦被我军破了南阳便首当其冲的襄阳成中,足矣见得其心中将我等抵挡在南阳之外的决心……”
纵然有千万种理由,曹植也是深深知道刘封的厉害的,所以,他的心中听闻此事后总有些不好的预感。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返回顶部↑
在这个冷兵器和护甲并不完备的时代,数量,往往是决定着一场战斗胜败的因素,占有人数优势的一方往往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历史上能够被写进兵书战册里面的那少量的战例,无不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斗,因为要想达到这样的结果,实在是太难了,这也是为何周瑜一手导演的赤壁之战会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起到如此大的反响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
但刘封,却正在靠自己头脑之中带来的先进理念,让自己麾下的将士们渐渐的相信,数量并非是取胜的唯一良方,在真正的精锐面前,占有数量优势的军士除了会消耗更多的粮食之外,并没有什么真正的优势可言,而这一次的硬仗,则正是刘封完全确立自己思想的一个良机。
当刘封在襄阳对自己的朝臣们做着动员的时候,曹植也并没有闲着,他为了督战,虽然并没有亲自挂帅出征,但却也是移师到了洛阳,并且将自己筹集到的这几二十七八万大军全部囤聚在了洛阳,号称三十万大军,兵锋直指南阳,但显然,南阳并不是曹植的目标,他的目标乃是整个荆州,甚至更为深入的地方。
虽然之前曹操率军八十万却依旧是井壁折戟沉沙,但是曹植对此战进行过十分细致的分析,他得出的结论是,导致曹操麾下八十万大军竟然在周瑜麾下不足十万水军的守卫下惨败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周瑜如何如何计谋过人,而是另外的两个原因。
其一便是曹操所率领的那些人等全部都是不擅长水战之人,不擅长水战之人,纵有百万,也是徒劳,也正是因为曹操麾下之人不擅长水战,这才只能听信江东诈降的黄盖之言,用铁索将那战船链接在一起,不然的话,周瑜的火攻又怎能有效?
而这其二,就是据曹植在曹操身故之后对于当年跟在曹操身侧之人的了解,得知了一桩秘闻,就在曹操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的攻入江东的时候,曹操率领的八十万大军之中不知为何爆发了一股破坏力相当之大的传染病,染病的军士不但相互传染,并且治愈率极低,数日之间便死了数万。
当初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上,让曹操有些进退维谷,而黄盖适时的出现,帮助曹操下了决心,这才有了那一边倒的赤壁之战。得知了此事之后,曹植心中大胆猜测当时极有可能是曹操不想讲那些极有可能患病的士卒带回魏国,害怕其在魏国发生更大的瘟疫,这才在明知道可能会中计的情况下依旧如此做了。
在这样的猜测下,曹植并不认为周瑜或是当初的孙刘联军有着多么厉害的智谋,他能够将曹操所率领的八十余万大军击溃,完全是因为这种种天灾所带来的运气。
在这样的想法下,曹植自然也是认为这一次自己进攻荆州,并不需要水军,南阳与襄阳,甚至江陵等地,都是可以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的,而这三十万大军,就是他最大的依仗,他已经根据刘封所拥有的这些领土推算出来,刘封所能够调动起来和他在南阳阵前对垒的绝对不会超过十万大军,这样的数量差距,几乎是碾压式的。
所以在他的心中,这场战斗自己有九成的把握会获得胜利,而自己胜利之后,刘封自然也就只能龟缩在益州之处,等待他先行剿灭了诸葛亮之后,刘封也就不得不对自己俯首称臣了。
这一次出兵,曹植依旧是以刚刚在凉州取得大胜的杨修作为主帅,先锋之责则交给了之前被刘封在洛阳摆了一道的许褚,此时的许褚正是心中憋着一口气的时候,所以曹植想要利用许褚这口气,给刘封一个下马威,毕竟许褚的勇武,就算是赵云,马超也不能再阵前将其轻易战败,所以以许褚为先锋,如果不去贸然的进攻,就已经算是立于了不败之地。
不但此番将许褚派在了先锋的位置上,曹植为了防止许褚禁不住赵云等人的挑衅做出什么不好的举动,还将徐晃派为副先锋,实际上徐晃所起的作用,正是在关键的时候让许褚更加稳妥。
除了先锋之外,张辽,李典,乐进,于禁等如今曹植重用的将领一个不落的都跟随杨修前往攻取南阳,大大小小共计二十余员在魏国成名的大将,副将更是数以百计。如今已经全部都到了洛阳城外,驻扎在距离洛阳城不远之处,远远看去,大军几乎是一眼望不到边际,显然,中原上自赤壁之战后最大的一场战役近在咫尺。
这一次,曹植没有再想要用什么计策去破敌,而是并不怕让刘封提前获知自己的阵势,他就是想要给刘封巨大的压力,让刘封知道,实力,才是决定着天下何人称王称霸的唯一因素。
根据曹植之前的布置,次日清晨他就要在洛阳城外誓师,之后许褚与徐晃二人率军八万就要前往南阳。
这一日,他正在与杨修,张辽,许褚,徐晃等人商讨此番进攻之事,忽地麾下之人来报,谈及刘封将自己的朝堂从成都迁移到了襄阳,并且如今正在将他朝臣们的家眷也向襄阳转移。
听闻这样的消息,曹植半晌未曾出言,而后缓缓叹息了一声道:“此战尔等要做好万全准备,纵使刘封麾下兵力不足,想来他也不会轻易的让我等攻取南阳,他竟然敢于在此时将自己的朝堂从一直安安稳稳的成都搬迁到一旦被我军破了南阳便首当其冲的襄阳成中,足矣见得其心中将我等抵挡在南阳之外的决心……”
纵然有千万种理由,曹植也是深深知道刘封的厉害的,所以,他的心中听闻此事后总有些不好的预感。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