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45节(3 / 4)
顾世瑜只许久之前在长公主府的女史馆见过太子殿下一面,未曾想会在此处重逢,虽意外但仍保持恭谦道:“臣女顾世瑜,恭问太子殿下安好。”
她声音沉稳,施礼不紊,气度高华自有“大战”前的坐镇若定之态,太子心中怦然,却也只能强忍惋伤,故作沉着道:“不必多礼,问顾大人安好。”说完一整颗心都仿佛在冰窟般的胸腔里奔撞无度,沉默着想再说一句,却也知晓二人其实除了礼数的问候,全然没有任何说话的必要。
顾世瑜对这位只见过一面的太子并无甚可言,但问候后,太子竟然不走,令她有些疑惑,她不想在此处耽搁时间,便问道:“太子殿下可还有吩咐告知臣女?”
太子知道自己又犯了傻,赶忙道:“内眷无礼冲撞顾师范,实在惭愧,今日能化干戈为玉帛最好不过。我……我希望顾师范能以严正之辞于御前驭训内眷,好教天下皆知皇家亦讲尊师重道之礼,绝非以权势压人。”
可他说完就后悔了。
要是真的不以权势压人,何苦顾师范还要在明明自己被冒犯的情况下来此呢?但多年沉浮的理智令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能多说对错,只能言“理”与“礼”二字,真正的评断是要交予今日到场的父皇。
顾世瑜并未将太子的以礼相待看做挑衅,她也只太子窘境,并不为难苛责,况且此时她无暇分心,只沉静如水再度施礼道:“世瑜能为女师范已是圣上和长公主殿下广布恩泽,只望今日不负所托,言尽所能。”
她的平和淡漠衬托得太子仿佛像是个没话找话的蠢材,再多说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这样能两个人说话的机会,怕是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了……太子在取舍之间饱受折磨,但他也立即做出决断,轻声道:“那便不打扰顾师范了,先行告辞……”
“恭送太子殿下。”
顾世瑜说罢,请太子先走,太子刘煦迈出几步,一只脚踏入殿内侧门,忍不住回过头来,却见顾世瑜已然转身去走着自己的路。
“顾师范!”
刘煦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开口,等意识到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
顾世瑜回过头,施礼道:“不知太子殿下还有何吩咐?”
“承明宫……是太宗为经筵求进和皇子进学所建……”
太子支支吾吾半晌挤出这样一句,顾世瑜不明所以,疑惑得望着他。
“我是说……这里专门为经筵建立,可容纳数百人一同听经讲习,殿内纵深很长,却是专门构造过的,可使当中说话的人声更响亮,所以……所以顾师范不必为担忧声不能传外耳而大声呼喝,只需平时音量稍高一些,就能令人尽得闻。”
刘煦想说的是,保重喉咙,身体要紧,但却无法直言。
顾世瑜是知晓这个的,她父亲就曾为皇帝在此宫之内讲过历代典刑律法,在昨日,父亲已将种种悉数告知。不过出于对善意的回馈,顾世瑜还是微微施礼,以示感谢。
“如果想让人听得更清楚……更振聋发聩,就站在自圣上御座台阶下正数第七块砖上。”
这个父亲可没说过,顾世瑜因好奇而疑惑道:“此举何意?还请太子殿下赐教。”
“不知为何,那里说话声会变得极大……从前师傅教训我们时,每每踱步到第七块砖上,便会声如洪钟底气十足。”刘煦略有些不好意思。
清冷如顾世瑜,听了这话也忍俊不禁,微笑道:“那就多谢太子殿下告知如此机要了。”说罢行礼告辞。
这次顾世瑜是真的走远了。
刘煦站在原地出神看了许久,仿佛身体的一部分也随那个翩跹的背影而去,可是顾世瑜没有回头,也不需要回头,他们之间本就该如此。
刘煦什么都明白,他默默将御前书案布置妥当,恍惚离殿,再回到之前与顾世瑜碰面的甬道处站了一会儿才离开,只是没几步,他便看见尹毓华带着随行侍女正朝此处行来。
“你身体不好,在家中歇息就好了。”刘煦快走几步迎上前去,温言道。
太子妃朝他行礼却被扶起,心头一暖,可太子越是待她敦厚亲近,她越是心中愧疚,强忍眼泪道:“都是臣妃之家不能以厚德行事,为殿下添了麻烦惹来非议,若今日臣妃不来,旁人又会以为此乃吾家故意为难殿下,实不可行。”
其实尹毓华自那日归家劝说不成,回来后便急火攻心病了一场,此时仍未痊愈,故而刘煦让她别来这处看自己妹妹糟心。但尹毓华之话句句在理,刘煦如何不知自己孤身前来恐让人猜度,可总不好为这个就逼着病中妻子奔波……
刘煦即便在成婚之前连尹毓华的面都未见过,好在二人都是平和温文的个性,婚后慢慢相处也十分融洽,从未红脸争执,也不互有猜忌。他知道茂安公府的事情绝非冰冻三尺的一日之寒,也知妻子实难转圜,并不怪罪,反倒令侍女退后,低声安抚道:“那日我该陪你一起去的,对不住,让你受自己娘家人的委屈了。你别空劳心力,如果信我,就听这一言,你那个妹妹总要吃个亏才知道理的深浅,今日你来了也别在前面看,只说在后面侍奉母后便是,不看她如何言谈,也不会那样难过,你对她已尽到手足之情兄姊之意,她不听劝也不是你的错,今日尚且让她吃点苦头,若以后她能明白些道理,你再去劝。”
没有人比刘煦知道,家里有个跋扈有个父母偏爱的手足是什么光景,因而他更多一份共情之感,处处替妻子考虑,令尹毓华几欲落泪,四下无人,她低声道:“论理晚辈不该这样说长辈的,尤其还是自己父母,可我爹娘宠溺妹妹,如今实在难以收场……这次我家实在拖累了你……也是我从来无能,不能替你分忧……” ↑返回顶部↑
她声音沉稳,施礼不紊,气度高华自有“大战”前的坐镇若定之态,太子心中怦然,却也只能强忍惋伤,故作沉着道:“不必多礼,问顾大人安好。”说完一整颗心都仿佛在冰窟般的胸腔里奔撞无度,沉默着想再说一句,却也知晓二人其实除了礼数的问候,全然没有任何说话的必要。
顾世瑜对这位只见过一面的太子并无甚可言,但问候后,太子竟然不走,令她有些疑惑,她不想在此处耽搁时间,便问道:“太子殿下可还有吩咐告知臣女?”
太子知道自己又犯了傻,赶忙道:“内眷无礼冲撞顾师范,实在惭愧,今日能化干戈为玉帛最好不过。我……我希望顾师范能以严正之辞于御前驭训内眷,好教天下皆知皇家亦讲尊师重道之礼,绝非以权势压人。”
可他说完就后悔了。
要是真的不以权势压人,何苦顾师范还要在明明自己被冒犯的情况下来此呢?但多年沉浮的理智令他深知,自己的身份不能多说对错,只能言“理”与“礼”二字,真正的评断是要交予今日到场的父皇。
顾世瑜并未将太子的以礼相待看做挑衅,她也只太子窘境,并不为难苛责,况且此时她无暇分心,只沉静如水再度施礼道:“世瑜能为女师范已是圣上和长公主殿下广布恩泽,只望今日不负所托,言尽所能。”
她的平和淡漠衬托得太子仿佛像是个没话找话的蠢材,再多说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可这样能两个人说话的机会,怕是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了……太子在取舍之间饱受折磨,但他也立即做出决断,轻声道:“那便不打扰顾师范了,先行告辞……”
“恭送太子殿下。”
顾世瑜说罢,请太子先走,太子刘煦迈出几步,一只脚踏入殿内侧门,忍不住回过头来,却见顾世瑜已然转身去走着自己的路。
“顾师范!”
刘煦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开口,等意识到的时候却是已经晚了。
顾世瑜回过头,施礼道:“不知太子殿下还有何吩咐?”
“承明宫……是太宗为经筵求进和皇子进学所建……”
太子支支吾吾半晌挤出这样一句,顾世瑜不明所以,疑惑得望着他。
“我是说……这里专门为经筵建立,可容纳数百人一同听经讲习,殿内纵深很长,却是专门构造过的,可使当中说话的人声更响亮,所以……所以顾师范不必为担忧声不能传外耳而大声呼喝,只需平时音量稍高一些,就能令人尽得闻。”
刘煦想说的是,保重喉咙,身体要紧,但却无法直言。
顾世瑜是知晓这个的,她父亲就曾为皇帝在此宫之内讲过历代典刑律法,在昨日,父亲已将种种悉数告知。不过出于对善意的回馈,顾世瑜还是微微施礼,以示感谢。
“如果想让人听得更清楚……更振聋发聩,就站在自圣上御座台阶下正数第七块砖上。”
这个父亲可没说过,顾世瑜因好奇而疑惑道:“此举何意?还请太子殿下赐教。”
“不知为何,那里说话声会变得极大……从前师傅教训我们时,每每踱步到第七块砖上,便会声如洪钟底气十足。”刘煦略有些不好意思。
清冷如顾世瑜,听了这话也忍俊不禁,微笑道:“那就多谢太子殿下告知如此机要了。”说罢行礼告辞。
这次顾世瑜是真的走远了。
刘煦站在原地出神看了许久,仿佛身体的一部分也随那个翩跹的背影而去,可是顾世瑜没有回头,也不需要回头,他们之间本就该如此。
刘煦什么都明白,他默默将御前书案布置妥当,恍惚离殿,再回到之前与顾世瑜碰面的甬道处站了一会儿才离开,只是没几步,他便看见尹毓华带着随行侍女正朝此处行来。
“你身体不好,在家中歇息就好了。”刘煦快走几步迎上前去,温言道。
太子妃朝他行礼却被扶起,心头一暖,可太子越是待她敦厚亲近,她越是心中愧疚,强忍眼泪道:“都是臣妃之家不能以厚德行事,为殿下添了麻烦惹来非议,若今日臣妃不来,旁人又会以为此乃吾家故意为难殿下,实不可行。”
其实尹毓华自那日归家劝说不成,回来后便急火攻心病了一场,此时仍未痊愈,故而刘煦让她别来这处看自己妹妹糟心。但尹毓华之话句句在理,刘煦如何不知自己孤身前来恐让人猜度,可总不好为这个就逼着病中妻子奔波……
刘煦即便在成婚之前连尹毓华的面都未见过,好在二人都是平和温文的个性,婚后慢慢相处也十分融洽,从未红脸争执,也不互有猜忌。他知道茂安公府的事情绝非冰冻三尺的一日之寒,也知妻子实难转圜,并不怪罪,反倒令侍女退后,低声安抚道:“那日我该陪你一起去的,对不住,让你受自己娘家人的委屈了。你别空劳心力,如果信我,就听这一言,你那个妹妹总要吃个亏才知道理的深浅,今日你来了也别在前面看,只说在后面侍奉母后便是,不看她如何言谈,也不会那样难过,你对她已尽到手足之情兄姊之意,她不听劝也不是你的错,今日尚且让她吃点苦头,若以后她能明白些道理,你再去劝。”
没有人比刘煦知道,家里有个跋扈有个父母偏爱的手足是什么光景,因而他更多一份共情之感,处处替妻子考虑,令尹毓华几欲落泪,四下无人,她低声道:“论理晚辈不该这样说长辈的,尤其还是自己父母,可我爹娘宠溺妹妹,如今实在难以收场……这次我家实在拖累了你……也是我从来无能,不能替你分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