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1 / 4)
尽管没有听懂苏徽所说的那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英明神武的女皇听出了苏徽是在骂她,于是干脆利落的抄起折扇对准苏徽的脑门敲了过去,“目无兄长,该打。”
苏徽捂住被敲红了的额头,委委屈屈,“殴打女人,人渣。”
嘉禾:“……”
忽然有点后悔把这家伙带出来了。
现在送他回宫来得及吗?
算了,别送回紫煌宫了,直接退回京城宋国公府吧。
作者有话要说:他开始了,他开始皮了
第153章 、十一
宣府街道与京师市井有极大的不同,穿行巷陌之间,很难感受到寻常人家的烟火气,反倒风中时刻充斥着隐约的硝烟与铁锈味。街头行过的有布衣黔首,但更多的是披甲巡逻的将士。
毕竟这是一座军府,留在军府之内的,不是军人便是其家眷。两年前胡人最初南下的时候,宣府城内的普通民户与商贾南逃了一批,这两年来战局渐稳,才陆陆续续又有民户迁回,商人也出于逐利的目的又再度流连此地。
“我们今日要去哪里,做什么?”苏徽向嘉禾问道。他扮作了女人模样,但嗓音毕竟不是个女人,所以只能压低了声音同嘉禾说话,又怕嘉禾听不清楚,只能凑近她开口。
嘉禾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抬手揉了揉耳垂,方才少年人温热的吐息掠过,有些痒。
“阿兄?”苏徽唤了她一声。
这家伙,入戏倒是快。嘉禾冷冷的瞥了他一眼,答:“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目的。”
“就只在城中随意逛逛?”
“就只随意逛逛?”
做皇帝的日理万机,如今的嘉禾已非两年前那个一身清闲的傀儡,压在肩头的担子不少,忽然扮作平民游荡在宣府街头,当然不是因为心血来潮想以此消磨时间,这一决意背后,必然是有更深的考量。
“阿兄是打算去武库方向么?”苏徽小声问了一句。
嘉禾冷冷的瞪了他一眼,后者连忙退了小半步,“是我多嘴了。”
凡上位者,心思大多复杂深沉,既希望下属能够猜出他们的想法,又不希望自己的内心被全然看透,既希望手下的个个是聪敏人,又害怕他们聪明太过。
她如今也成了这样的性子了……苏徽没来由的在内心感叹了一句,就好像过去他曾经认识她,见过她纯澈的模样。
“我为什么非要去武库,你倒是说说理由?”嘉禾轻哼。
转过一条街道的拐角之后,四周的行人少了些许,苏徽环顾一圈之后,也就放心大胆的说:“历朝历代——姑且不论久远的先秦,不管强盛如汉唐,还是如魏晋南北、五代十国那样分裂的政权,总有两大难题是君主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其一是贫富不均,其二是吏治不清。”
嘉禾嗤笑了一声,是嘲弄苏徽小小年纪,没有做过官僚,也没读过多少书,便想当然的臆测起来帝王治国之事。
但她也没喝令苏徽闭嘴,于是他便继续说道:“战国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一去不返,田土有公有私,可自由买卖,于是土地的兼并便成了一个王朝的隐疾。农田总会逐步的累积到富户手中,财富代代传承,越积越是可观,而贫者失其田,愈发潦倒落魄。潦倒者为求活命,最后只能以其身为奴为婢,从此之后不再傅籍,国家自然也就收不到他的租赋。而富者田累阡陌,或是为官入仕,或是勾结权贵,亦不在赋敛征收之列。长此以往,国之根基朽坏,便就此进入……唔,恶性循环,越是国库无财,越是广立名目征税,民众困苦不堪,便会索性舍弃田土,求富户荫蔽,富者渐为一方豪强,贫者再无立锥之地。再碰上什么天灾人祸,便是一番气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不对不对,是反贼作乱。”
嘉禾静静的听着,原本勾起的唇角不知不觉抹平。
“再者便是吏治问题。官吏为皇帝治理天下,需以何等待遇养之?他们手握皇帝给予的大权,又该有什么方法监管?大多数历经过战乱而建立的新王朝,初期多是欣欣向荣,官吏数目少,职分明确,然而到了王朝中后期,吏治便成了一项棘手的难题。做了官,手中握了权的人,会想着福泽子孙,没做官的,也想着跻身此列。由此致使官吏数目冗余、机构繁杂,效率低下,此外做官的几乎就没有不贪的,毕竟世人逐利。若将一个王朝比作活人,那么从中央至地方的大小官僚便是人的脏器与血脉,年纪大了脏器衰朽,血脉不畅,碰上点灾病,会死也是很正常的。”
嘉禾拧眉,一边若有所思,一边冷笑着轻声骂道:“让你解释一下我为什么非要去武库不可,你胡扯了一堆什么玩意?知道我平素处理公务时最厌烦的是什么人么?最厌烦的便是那等上书言事,洋洋洒洒三千字,仍未点名主旨之人。听说过明太.祖的故事么?”
“我知道、我知道,若是明太.祖碰上我这种喜欢废话的人,一定会把我直接拖下去廷杖伺候了。感谢不杀之恩——阿兄。”最后那两个字,他加重了语调。
嘉禾瞥了苏徽一眼,哭笑不得。 ↑返回顶部↑
苏徽捂住被敲红了的额头,委委屈屈,“殴打女人,人渣。”
嘉禾:“……”
忽然有点后悔把这家伙带出来了。
现在送他回宫来得及吗?
算了,别送回紫煌宫了,直接退回京城宋国公府吧。
作者有话要说:他开始了,他开始皮了
第153章 、十一
宣府街道与京师市井有极大的不同,穿行巷陌之间,很难感受到寻常人家的烟火气,反倒风中时刻充斥着隐约的硝烟与铁锈味。街头行过的有布衣黔首,但更多的是披甲巡逻的将士。
毕竟这是一座军府,留在军府之内的,不是军人便是其家眷。两年前胡人最初南下的时候,宣府城内的普通民户与商贾南逃了一批,这两年来战局渐稳,才陆陆续续又有民户迁回,商人也出于逐利的目的又再度流连此地。
“我们今日要去哪里,做什么?”苏徽向嘉禾问道。他扮作了女人模样,但嗓音毕竟不是个女人,所以只能压低了声音同嘉禾说话,又怕嘉禾听不清楚,只能凑近她开口。
嘉禾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抬手揉了揉耳垂,方才少年人温热的吐息掠过,有些痒。
“阿兄?”苏徽唤了她一声。
这家伙,入戏倒是快。嘉禾冷冷的瞥了他一眼,答:“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目的。”
“就只在城中随意逛逛?”
“就只随意逛逛?”
做皇帝的日理万机,如今的嘉禾已非两年前那个一身清闲的傀儡,压在肩头的担子不少,忽然扮作平民游荡在宣府街头,当然不是因为心血来潮想以此消磨时间,这一决意背后,必然是有更深的考量。
“阿兄是打算去武库方向么?”苏徽小声问了一句。
嘉禾冷冷的瞪了他一眼,后者连忙退了小半步,“是我多嘴了。”
凡上位者,心思大多复杂深沉,既希望下属能够猜出他们的想法,又不希望自己的内心被全然看透,既希望手下的个个是聪敏人,又害怕他们聪明太过。
她如今也成了这样的性子了……苏徽没来由的在内心感叹了一句,就好像过去他曾经认识她,见过她纯澈的模样。
“我为什么非要去武库,你倒是说说理由?”嘉禾轻哼。
转过一条街道的拐角之后,四周的行人少了些许,苏徽环顾一圈之后,也就放心大胆的说:“历朝历代——姑且不论久远的先秦,不管强盛如汉唐,还是如魏晋南北、五代十国那样分裂的政权,总有两大难题是君主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其一是贫富不均,其二是吏治不清。”
嘉禾嗤笑了一声,是嘲弄苏徽小小年纪,没有做过官僚,也没读过多少书,便想当然的臆测起来帝王治国之事。
但她也没喝令苏徽闭嘴,于是他便继续说道:“战国之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一去不返,田土有公有私,可自由买卖,于是土地的兼并便成了一个王朝的隐疾。农田总会逐步的累积到富户手中,财富代代传承,越积越是可观,而贫者失其田,愈发潦倒落魄。潦倒者为求活命,最后只能以其身为奴为婢,从此之后不再傅籍,国家自然也就收不到他的租赋。而富者田累阡陌,或是为官入仕,或是勾结权贵,亦不在赋敛征收之列。长此以往,国之根基朽坏,便就此进入……唔,恶性循环,越是国库无财,越是广立名目征税,民众困苦不堪,便会索性舍弃田土,求富户荫蔽,富者渐为一方豪强,贫者再无立锥之地。再碰上什么天灾人祸,便是一番气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不对不对,是反贼作乱。”
嘉禾静静的听着,原本勾起的唇角不知不觉抹平。
“再者便是吏治问题。官吏为皇帝治理天下,需以何等待遇养之?他们手握皇帝给予的大权,又该有什么方法监管?大多数历经过战乱而建立的新王朝,初期多是欣欣向荣,官吏数目少,职分明确,然而到了王朝中后期,吏治便成了一项棘手的难题。做了官,手中握了权的人,会想着福泽子孙,没做官的,也想着跻身此列。由此致使官吏数目冗余、机构繁杂,效率低下,此外做官的几乎就没有不贪的,毕竟世人逐利。若将一个王朝比作活人,那么从中央至地方的大小官僚便是人的脏器与血脉,年纪大了脏器衰朽,血脉不畅,碰上点灾病,会死也是很正常的。”
嘉禾拧眉,一边若有所思,一边冷笑着轻声骂道:“让你解释一下我为什么非要去武库不可,你胡扯了一堆什么玩意?知道我平素处理公务时最厌烦的是什么人么?最厌烦的便是那等上书言事,洋洋洒洒三千字,仍未点名主旨之人。听说过明太.祖的故事么?”
“我知道、我知道,若是明太.祖碰上我这种喜欢废话的人,一定会把我直接拖下去廷杖伺候了。感谢不杀之恩——阿兄。”最后那两个字,他加重了语调。
嘉禾瞥了苏徽一眼,哭笑不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