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216节(1 / 4)
他们只能破财保命,把车都给扔那儿了。
那些人不会开车,把货全搬走了不算,离开的时候把能卸下来的都给卸了,玻璃砸了,车身上用石头砸的尽是坑。
这就很不讲道义了,抢了东西就算了,还砸车。
虽然后来盛远想法子找补回来,送了一批领头的坐大牢,但那次亏了不少,丢的货就不用说了,光修车就花了不少钱。
后来底子厚了,身边跟着的兄弟也多起来,盛远渐渐不再自己跑货,都分给手下兄弟做,开出了几条稳妥的路线,国内的事业算是稳定向上。
总而言之,盛远觉得自个儿赚得是个辛苦钱,可家里老爷子太顽固,死活觉得他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自私自利,损公肥私。
盛远有气无处发,这是他亲爹,他能怎么办?
所有货物是他自己花钱买的,也是他自己一趟一趟跑运输把货拉到别的地方卖出去,有卖有卖,你情我愿,怎么就成了挖墙脚,损公肥私。
老爷子震怒表示,他低买高卖,赚人民的血汗钱,就不是个东西。
盛远直接气笑了,感情他费那么大力气,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最好把那些货白送出去是吧?
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不欢而散。
去年国家开放边境贸易,生在这种家庭,最容易接触到最新政策法规,盛远政治敏感度不低,当即就察觉到,这是个机会。
经过细致考察后,盛远抽调了手里大部分资金,投入了对苏国的外贸行业。
苏国国内市场环境正处于一个很奇怪的阶段,商品奇缺,可工人工资又很高,拿着钱却买不到东西。
不管是衣服、肉、水果、罐头还是其他什么商品,只要运过去,就能翻很多倍的卖出去。
短短一年时间,盛远手里的资金翻了十倍不止,堪称暴利。
当然,危险与机遇并存,出了过境,那风险就不是国内那些拿着锄头木棒就敢上的车匪路霸们能比的,国内遇见拦道的,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狠的下心扔货破财,人一般能保住。
国外就不一样了,他脸上的疤就是那时候留下的,被人用匕首险险划过,要不是他躲得及时,那只眼睛就废了。
本来以为,他去赚外国人的钱,老爷子该歇歇气儿别盯着他骂了。
结果他老人家说什么?咱自己国家的人都吃不好,物资短缺,你这是资敌!
盛远一下子明白了,不管他做什么,老爷子都不会满意,除非按照他安排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
放弃自己打拼下来的事业,回到体制中,老老实实过按部就班的生活。
盛远不忍了,跟老爷子大吵一架,搬出了老宅,现在自己住,父子俩关系彻底僵持。
但苏国畸形的市场环境让盛远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不会永远这么乱。
如果真这么乱下去,这个国家也安稳不了多久。
所以虽然苏国那边的外贸还在做着,但盛远也在琢磨退路。
他觉着华国正处于几个积极对外开放的状态,以后与国外各国打交道的机会还多的是,外贸这一行业大有可为。
于是他想尽方法,又用了一些在苏国结识下来的人脉,在一些国家铺设了几条销售渠道。
但光有渠道没用,得有货物卖。
这就遇到麻烦了,华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商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没有支柱产品,他在国外的销售渠道难以扩大,而且还有萎缩吸收的风险。 ↑返回顶部↑
那些人不会开车,把货全搬走了不算,离开的时候把能卸下来的都给卸了,玻璃砸了,车身上用石头砸的尽是坑。
这就很不讲道义了,抢了东西就算了,还砸车。
虽然后来盛远想法子找补回来,送了一批领头的坐大牢,但那次亏了不少,丢的货就不用说了,光修车就花了不少钱。
后来底子厚了,身边跟着的兄弟也多起来,盛远渐渐不再自己跑货,都分给手下兄弟做,开出了几条稳妥的路线,国内的事业算是稳定向上。
总而言之,盛远觉得自个儿赚得是个辛苦钱,可家里老爷子太顽固,死活觉得他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自私自利,损公肥私。
盛远有气无处发,这是他亲爹,他能怎么办?
所有货物是他自己花钱买的,也是他自己一趟一趟跑运输把货拉到别的地方卖出去,有卖有卖,你情我愿,怎么就成了挖墙脚,损公肥私。
老爷子震怒表示,他低买高卖,赚人民的血汗钱,就不是个东西。
盛远直接气笑了,感情他费那么大力气,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最好把那些货白送出去是吧?
父子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不欢而散。
去年国家开放边境贸易,生在这种家庭,最容易接触到最新政策法规,盛远政治敏感度不低,当即就察觉到,这是个机会。
经过细致考察后,盛远抽调了手里大部分资金,投入了对苏国的外贸行业。
苏国国内市场环境正处于一个很奇怪的阶段,商品奇缺,可工人工资又很高,拿着钱却买不到东西。
不管是衣服、肉、水果、罐头还是其他什么商品,只要运过去,就能翻很多倍的卖出去。
短短一年时间,盛远手里的资金翻了十倍不止,堪称暴利。
当然,危险与机遇并存,出了过境,那风险就不是国内那些拿着锄头木棒就敢上的车匪路霸们能比的,国内遇见拦道的,大部分情况下,只要狠的下心扔货破财,人一般能保住。
国外就不一样了,他脸上的疤就是那时候留下的,被人用匕首险险划过,要不是他躲得及时,那只眼睛就废了。
本来以为,他去赚外国人的钱,老爷子该歇歇气儿别盯着他骂了。
结果他老人家说什么?咱自己国家的人都吃不好,物资短缺,你这是资敌!
盛远一下子明白了,不管他做什么,老爷子都不会满意,除非按照他安排的步骤一步一步走下去。
放弃自己打拼下来的事业,回到体制中,老老实实过按部就班的生活。
盛远不忍了,跟老爷子大吵一架,搬出了老宅,现在自己住,父子俩关系彻底僵持。
但苏国畸形的市场环境让盛远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不会永远这么乱。
如果真这么乱下去,这个国家也安稳不了多久。
所以虽然苏国那边的外贸还在做着,但盛远也在琢磨退路。
他觉着华国正处于几个积极对外开放的状态,以后与国外各国打交道的机会还多的是,外贸这一行业大有可为。
于是他想尽方法,又用了一些在苏国结识下来的人脉,在一些国家铺设了几条销售渠道。
但光有渠道没用,得有货物卖。
这就遇到麻烦了,华国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部分商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没有支柱产品,他在国外的销售渠道难以扩大,而且还有萎缩吸收的风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