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节(1 / 4)
第119章 【三更合一】 盛状元没……
盛言楚手心里爬满汗水, 这时,老皇帝手指停在了虚空之中。
盛言楚忙将茶盏放下,以为老皇帝要看他正在写得算术题, 却见老皇帝蜷了蜷戴着蓝玉扳指的手, 随后伸向了旁边的小夹子。
小夹子上晾着盛言楚已经写好的那道咸庆郡老百姓为了减赋税起义的时务题,盛言楚写这道题的思路很明确, 庄户人家起义于封建王朝而言当然不可取, 若人人都跟咸庆郡一样遇事行不通就起兵造反辱骂衙门,那岂不是将老皇帝的颜面往脚底下死命的践踏?
所以盛言楚迎合老皇帝的心思,开头就痛斥咸庆郡百姓此举的不应该,但商户出身的盛言楚深知嘉和朝赋税的高低,如果在七成荒山的咸庆郡收取和临朔郡等平原丘陵一样的赋税, 换言之, 咸庆郡贫苦百姓的税收和盛言楚这等商户没区别。
毕竟他们挣得少交得多。
所以文章收尾时,盛言楚没有像其他贡士感性地帮咸庆郡起义百姓求情, 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将各地的税收都拿出来做了比较,从而突出咸庆郡百姓每年向朝廷上缴高额赋税的艰辛。
老皇帝看了很久,盛言楚捏着笔在旁边继续写第二道题时能清晰地听到老皇帝粗重的喘气声。
哎, 老皇帝真的老了。
看完考卷, 老皇帝并无发声,而是轻悄悄地将小夹子复归了原处, 小夹子碰到茶盏,老皇帝还贴心地将茶盏往旁边推了推,随后背着手继续逛考场。
盛言楚登时舒了口气,杏榜张贴下来后,他向五皇子用心地打听过老皇帝在取士上的喜好。
五皇子给的答案出乎意料的好玩:无须铺张辞藻, 雕琢文句,他爹年迈,眼睛老花,太深沉考究的词他爹懒得看,反正能写多直白就写多直白。
不过呢,他那老父亲对骨力遒健的书法极为爱不释手,所以盛言楚可以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盛言楚平时练就的书法清新飘逸,能楷能行,在殿试考卷字体的抉择上,盛言楚采取了五皇子的意见:照顾老人的眼睛,故而他收起了在书法上作秀的心思,运笔时一撇一捺写得十分端正拘恭,虽是极为简单的台阁体,却给看客心中留下干净利落的遐想。
两道题检查完毕后,盛言楚余光睨到老皇帝正站在应玉衡的桌前看题,透过白纸,盛言楚能看到应玉衡写得是宛若蛟龙的漂亮行书,然而盛言楚不敢盯着细看,不然定能看到老皇帝微微蹙起的粗眉。
老皇帝每每拿起考卷时,站在角落的文官们眼睛都会默默地跟看过来,尤其当老皇帝一口气看完盛言楚的考卷后还微微点头,几个文官立马将视线黏在盛言楚身上,还不忘捂着嘴和身边的人无声交流。
这些文官站在殿侧并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皇上亲封的殿试主考官,殿试一结束,盛言楚等三百名贡士立马退出金銮殿去偏殿休息等待,而八名主考官则要当场批阅殿试考卷。
这八人的身份都不简单,分别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主持天下科考的吏部尚书和两位侍郎,再有便是国子监正副两位祭酒大人,其余的则是其他文官充任。
这几人的身份皆细细的盘查过,若三百名贡生中有八位大人的亲眷都不可。
-
盛言楚等贡士一离开金銮殿,三百份考卷当然不会直接落到八名主考官手中,而是先弥封送给殿外百位文官那进行筛选,这项工作由翰林院侍读大人戚寻芳起头,在半个时臣内,戚寻芳带着百官从三百份考卷中挑出一二甲的人数,也就是一百零三份考卷交给八位主考官。
戚寻芳等人忙不停蹄的批阅时,八位主考官也没歇着,而是端坐在位看起会试杏榜前十人的考卷。
要么说当初戚寻芳百般征求老皇帝点盛言楚为会元呢,因为会元的考卷会早一步呈送到八位主考官手中,换言之,一旦外边百名文官有人认出盛言楚的字迹,故意将盛言楚的考卷批出去不送给八位主考官,朝廷会重现派人复审。
总之,盛言楚殿试不管考得好与不好,所写得考卷一定会让八位考官掌掌眼。
戚寻芳等人完成任务后,一百零三份考卷终于交到八位主考官手中,拿到贡士们的考卷后,八人并不着急批阅,而是拿出小本本将老皇帝在下面走动时看过的贡生坐号揪了出来,若一百零三份考卷中缺了老皇帝看过的考卷,八位主考官会喊来戚寻芳,直接将那些人的考卷挑到殿前。
一番操作后,一共一百零五份考卷遴选完毕。
这八位常年跟科举读书打交道,早就练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目十行的速度,不过三刻钟罢了,一百零五份考卷就圈出了十份呈送到老皇帝跟前。
这十份考卷的批阅很讲究,八位考官皆要在考卷上落下属于自己的私印,而印章的上方则圈着五种不同的符号,其中以红圈为最佳 。
皇上会优先看那些红圈多的考卷,如果皇上也认可八位主考官共同批阅的结果,这些主考官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反之同理。
所以到了这一步,主考官们均会不带个人感情的去评判各位贡生的考卷,也没必要受贿赂抬举某个贡生而故意批出‘佳’,若贿赂一事被人抖出来,官帽子不保是必然,最重要的是半辈子的官声都会弄脏。 ↑返回顶部↑
盛言楚手心里爬满汗水, 这时,老皇帝手指停在了虚空之中。
盛言楚忙将茶盏放下,以为老皇帝要看他正在写得算术题, 却见老皇帝蜷了蜷戴着蓝玉扳指的手, 随后伸向了旁边的小夹子。
小夹子上晾着盛言楚已经写好的那道咸庆郡老百姓为了减赋税起义的时务题,盛言楚写这道题的思路很明确, 庄户人家起义于封建王朝而言当然不可取, 若人人都跟咸庆郡一样遇事行不通就起兵造反辱骂衙门,那岂不是将老皇帝的颜面往脚底下死命的践踏?
所以盛言楚迎合老皇帝的心思,开头就痛斥咸庆郡百姓此举的不应该,但商户出身的盛言楚深知嘉和朝赋税的高低,如果在七成荒山的咸庆郡收取和临朔郡等平原丘陵一样的赋税, 换言之, 咸庆郡贫苦百姓的税收和盛言楚这等商户没区别。
毕竟他们挣得少交得多。
所以文章收尾时,盛言楚没有像其他贡士感性地帮咸庆郡起义百姓求情, 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 将各地的税收都拿出来做了比较,从而突出咸庆郡百姓每年向朝廷上缴高额赋税的艰辛。
老皇帝看了很久,盛言楚捏着笔在旁边继续写第二道题时能清晰地听到老皇帝粗重的喘气声。
哎, 老皇帝真的老了。
看完考卷, 老皇帝并无发声,而是轻悄悄地将小夹子复归了原处, 小夹子碰到茶盏,老皇帝还贴心地将茶盏往旁边推了推,随后背着手继续逛考场。
盛言楚登时舒了口气,杏榜张贴下来后,他向五皇子用心地打听过老皇帝在取士上的喜好。
五皇子给的答案出乎意料的好玩:无须铺张辞藻, 雕琢文句,他爹年迈,眼睛老花,太深沉考究的词他爹懒得看,反正能写多直白就写多直白。
不过呢,他那老父亲对骨力遒健的书法极为爱不释手,所以盛言楚可以在这方面下一番功夫。
盛言楚平时练就的书法清新飘逸,能楷能行,在殿试考卷字体的抉择上,盛言楚采取了五皇子的意见:照顾老人的眼睛,故而他收起了在书法上作秀的心思,运笔时一撇一捺写得十分端正拘恭,虽是极为简单的台阁体,却给看客心中留下干净利落的遐想。
两道题检查完毕后,盛言楚余光睨到老皇帝正站在应玉衡的桌前看题,透过白纸,盛言楚能看到应玉衡写得是宛若蛟龙的漂亮行书,然而盛言楚不敢盯着细看,不然定能看到老皇帝微微蹙起的粗眉。
老皇帝每每拿起考卷时,站在角落的文官们眼睛都会默默地跟看过来,尤其当老皇帝一口气看完盛言楚的考卷后还微微点头,几个文官立马将视线黏在盛言楚身上,还不忘捂着嘴和身边的人无声交流。
这些文官站在殿侧并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皇上亲封的殿试主考官,殿试一结束,盛言楚等三百名贡士立马退出金銮殿去偏殿休息等待,而八名主考官则要当场批阅殿试考卷。
这八人的身份都不简单,分别是翰林院掌院大学士,主持天下科考的吏部尚书和两位侍郎,再有便是国子监正副两位祭酒大人,其余的则是其他文官充任。
这几人的身份皆细细的盘查过,若三百名贡生中有八位大人的亲眷都不可。
-
盛言楚等贡士一离开金銮殿,三百份考卷当然不会直接落到八名主考官手中,而是先弥封送给殿外百位文官那进行筛选,这项工作由翰林院侍读大人戚寻芳起头,在半个时臣内,戚寻芳带着百官从三百份考卷中挑出一二甲的人数,也就是一百零三份考卷交给八位主考官。
戚寻芳等人忙不停蹄的批阅时,八位主考官也没歇着,而是端坐在位看起会试杏榜前十人的考卷。
要么说当初戚寻芳百般征求老皇帝点盛言楚为会元呢,因为会元的考卷会早一步呈送到八位主考官手中,换言之,一旦外边百名文官有人认出盛言楚的字迹,故意将盛言楚的考卷批出去不送给八位主考官,朝廷会重现派人复审。
总之,盛言楚殿试不管考得好与不好,所写得考卷一定会让八位考官掌掌眼。
戚寻芳等人完成任务后,一百零三份考卷终于交到八位主考官手中,拿到贡士们的考卷后,八人并不着急批阅,而是拿出小本本将老皇帝在下面走动时看过的贡生坐号揪了出来,若一百零三份考卷中缺了老皇帝看过的考卷,八位主考官会喊来戚寻芳,直接将那些人的考卷挑到殿前。
一番操作后,一共一百零五份考卷遴选完毕。
这八位常年跟科举读书打交道,早就练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目十行的速度,不过三刻钟罢了,一百零五份考卷就圈出了十份呈送到老皇帝跟前。
这十份考卷的批阅很讲究,八位考官皆要在考卷上落下属于自己的私印,而印章的上方则圈着五种不同的符号,其中以红圈为最佳 。
皇上会优先看那些红圈多的考卷,如果皇上也认可八位主考官共同批阅的结果,这些主考官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反之同理。
所以到了这一步,主考官们均会不带个人感情的去评判各位贡生的考卷,也没必要受贿赂抬举某个贡生而故意批出‘佳’,若贿赂一事被人抖出来,官帽子不保是必然,最重要的是半辈子的官声都会弄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