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捐躯赴国难(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日,郭靖与杨过两人纵马城西,见有一条小溪横出山下。
  郭靖说道:“这条溪水虽小,却大有名气,名叫檀溪。”
  杨过“啊”了一声,回道:“我听人说过三国故事,刘皇叔跃马过檀溪,原来这溪水便在此处。”
  郭靖道:“刘备当年所乘之马,名叫的卢,相马者说能妨主,哪知这的卢竟跃过溪水,逃脱追兵,救了刘皇叔的性命,后来这匹马下落不明,早年我倒偶然见过一次,只是不知真假。”
  说到此处,他不禁想起了杨过之父杨康,喟然叹道:“其实世人也与这的卢马一般,为善即善,为恶即恶,好人恶人又哪里有一定的?分别只在心中一念之差而已。”
  杨过心中知道他可能忆及往事,但是在沈无敌那番话语之后,他只觉得内心五味杂陈。
  二人又策马行了一阵,到得一座小山之上,升崖远眺,但见汉水浩浩南流,四郊遍野都是难民,拖男带女的涌向襄阳。
  郭靖伸鞭指着难民人流,说道:“蒙古兵定是在四乡加紧屠戮,令我百姓流离失所,实堪痛恨。”
  从山上望下去,见道旁有块石碑,碑上刻着一行大字:“唐工部郎杜甫故里。”
  杨过说道:“襄阳城真了不起,原来这位大诗人的故乡便在此处。”
  杨过顿了顿,又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
  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说话之间,忽见城门口的难民回头奔跑,但后面的人流还是继续前涌,一时之间,襄阳城外大哭小叫,乱成一团。
  郭靖吃了一惊,道:“怎么守兵不开城门,放百姓进城?”
  他忙纵马急奔面前,一口气驰到城外,只见一排守兵弯弓搭箭,指着难民。
  郭靖大叫:“你们干什么?快开城门。”
  守将见是郭靖,忙打开城门,放他与杨过进城。
  郭靖道:“众百姓惨受蒙古兵屠戮,怎不让他们进来?”
  守将道:“吕大帅说难民中混有蒙古奸细,千万不能放进城来,否则为祸不小。”
  郭靖大声喝道:“便有一两个奸细,岂能因此误了数千百姓的性命?快快开城。”
  郭靖守城已久,屡立奇功,威望早着,虽无官职,但他的号令守将不敢不从,只得开城,同时命人飞报安抚使吕文焕。
  众百姓扶老携幼,涌入城来,堪堪将完,突见远处尘头大起,蒙古军自北来攻。宋兵分别散开,隐身城垛之后守御。
  只见城下敌军之前,当先一大群人衣衫褴褛,手执棍棒,并无一件真正军器,乱糟糟不成行列,齐声叫道:“城上不要放箭,我们都是大宋百姓!”
  蒙古精兵铁骑却列在众百姓之后。
  自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军攻城,向来赶敌国百姓先行,守兵只要手软罢射,蒙古兵随即跟上。此法既能屠戮敌国百姓,又可动摇敌兵军心,可说一举两得,残暴毒辣,往往得收奇效。郭靖久在蒙古军中,自然深知其法,但要破解,却苦无良策。只见蒙古精兵持枪执刀,驱逼宋民上城。众百姓越行越近,最先头的已爬上云梯。
  不知何时,沈无敌突然蹿了出来:“真是个难题啊,郭大侠,杀,还是不杀?”
  襄阳安抚使吕文焕骑了一匹青马,他眼见情势危急,下令道:“守城要紧,放箭!”
  众兵箭如雨下,惨叫声中,众百姓纷纷中箭跌倒,其余的百姓回头便走。蒙古兵一刀砍去个首级,一枪刺出个窟窿,逼着众百姓攻城。
  沈无敌耸了耸肩膀:“难题解决了。”
  杨过站在郭靖身旁,见到这般惨状,气愤难当,只听吕文焕叫道:“放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