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1 / 3)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七月初,八座城门重开,苏州府水陆纵横交错,一时间地上走的,桥上过的,河里浮的,熙熙攘攘喧闹冲天。适逢七曜重日,渡过疫劫的人们张灯结彩,硬是要把牛郎织女相会的柔情佳期提前过成小年。
团扇还未收起,谢溶溶便跟着谢夫人走了趟亲戚,左右推脱不过,毕竟家里两个姓谢的至少得去一个。老爷们的面子大过天,谢宝林半生得意,在泥塘边耍了二十年嘴皮子,未等出淤泥而不染成功上岸,被本请封的折子绊了个狗吃屎,别说去岳家现眼,他近日走过最远的路,就是赶早去巷子口买油条吃。
谢溶溶仿佛又回到了出嫁前,她娘说东不敢往西的日子,靠在门框上蔫蔫地看苁枝收拾包袱,时不时甩手指点一下江山——
“沙包带上。”
“还有糖盒,糖盒别忘了……”
谢夫人转进屋,站在她身后冷不丁开口,“你什么时候出门买的沙包?”
苁枝听见后头也不敢抬,手上忙活得翻出花来,把几粒手指圈大的碎布头沙包还有她点名要的泥人埋进最里面。
谢溶溶腰间挂着一个金丝掐的四方珍笼,只有拇指盖大小,里面塞了两颗镀铜的圆珠子,一走一动叮铃铃响。她捂在手心里不让它发出声,脸不红心不跳,
“早就有了,一直压箱底,前些日子翻出来的。”
谢夫人深深看了她一眼,临走前提点道,“哪有那么多收拾的?住两个晚上,来回路上就要半天。”
谢溶溶把她推出门,口中敷衍,“知道了,不就怕路上没事做。”
七月初叁一大早,谢溶溶陪着谢夫人去往吴县外祖家小住。永徽帝在位间,宁太爷时任正叁品太常寺卿,因着宫里隔叁差五就要举办法会礼祀,颇得圣心,宁家子女各个风光嫁娶,即便是老来致仕,举家搬回吴县祖宅也威名不减。
老人家一生与礼教打交道,私底下却是最温和宽厚之人。他冲谢溶溶招招手,嘴里的牙豁了一半,像个瘪嘴老太太,“溶姐儿,来让阿爷看看。”
谢溶溶眼眶湿热,每走一步都好像矮了几分,等她跪在太爷面前磕完头,趴到他膝上时,恍惚又变成了扎着垂髫小辫被外祖抱在怀里读书的小丫头,不曾长大,也未经风雪。
谢夫人在一旁拭泪,鼻子酸涩,“可叫阿爹见到了,您瞧见我都没这么乐呵。”
太爷的眼睛也不行,举着手在谢溶溶发顶晃了晃,落在一片稠密的云鬓上,笑眯眯道,“那不一样,溶姐儿比你乖。”
宁宅和乐融融,此时百里外的金銮殿上剑拔弩张。
吐蕃赞普朗达五年前向东周求娶一位公主,借与周皇室联姻掣肘跃跃欲试的小邦,朗达诚意极深,在信中言明,公主踏足吐蕃王庭之日,将拱手奉上龟兹以西的疆土,连带弱水以南,历来与肃、凉、甘州有边境之争的吐谷浑也可商榷。
朝中几乎一边倒地赞成与朗达的婚约,彼时宫中没有适龄的公主,放眼宗室符合条件的女子也寥寥,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选了样貌出身都不差的清河县主替之,送嫁的随行主事不是别人,正是新科探花沉之邈。那之后新帝即位,徐太后临朝,内阁六部洗的洗换的换,沉之邈时年二十五,任叁品礼部左侍郎。吐蕃一行,他自此平步青云,在众人眼里,那条从金陵西去的漫漫长路,正是多少仕子半生不可求的际遇。年纪尚轻,家世显赫,熬上几年外放回京,接替入内阁也不是不可能。
他身着紫色雀纹朝服,除冠持笏,深深拜倒在金砖上,对着两眼茫然,半脸麻子的小皇帝沉声道,“臣沉之邈,叩请圣上下旨,恭迎公主圣驾归京。”
朝堂一片轰然。
不日前英公主来信,朗达抱病怕是熬不过七月,王弟赤葛尔不仅对皇位虎视眈眈,更透露出兄死弟及的念头,叁番两次暗示她改嫁。英公主不堪其辱,在信中言明这些年无时无刻不思念故土,上请永熙帝恩准她在朗达死后落叶归根,重返中土休养余生。
郭固冷笑,“沉侍郎说得轻巧,以一人之力斡旋西域,以致不动兵戈,不损分毫,这笔账不会算不清吧。”
沉之邈目沉如水,“和亲自古非长策,戎狄从来不可凭,龟兹于吐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五年前朗达囿于叛离,正是以此地为饵伏低做小求得我大周庇佑。而赤葛尔为人狡诈,其母为吐谷浑公主慕容氏,待他日即位,怎可还留给汉人一丝喘息?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派遣良兵强将固守玉门关,与关外安西四镇联袂,阻隔吐蕃与西突厥沆瀣一气,令其慑于天朝国威,而不是明知和亲为拙计,将尔等竭节之心,系于英公主一人。”
“臣所学况不负天子,愿得此身长报国,如若赞普殡天,臣自当肩负使节重任,重返西域盛迎公主金辇。”
众人多见沉之邈一副风吹就倒的清贵身子,忘记了他当年杏园设宴上是何等意气风发。据说永徽帝初初在殿试中看见他,遥指道,“此子堪为探花郎,可惜朕膝下没有合适的公主,只得叹失良婿。”
小皇帝藏在缫旒后的麻子脸左顾右盼,看看薛秉年,又看看禹世子刘峥,为难得快要哭出来。他谨记徐太后和张公谆言,把这两位看做青龙白虎,其余人等一概划为洪水猛兽。
然而薛秉年低头沉思,表兄一贯的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台下哄闹得如同菜市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沉之邈安静地跪在大殿中央,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不是还有两人么?”刘峥早已习惯成焦点,他有一张美得十分凌厉的脸,白面红唇黑眼珠,每一样都生得极致。这种女气的长相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相由心生,也是个粉气十足的贵公子。 ↑返回顶部↑
七月初,八座城门重开,苏州府水陆纵横交错,一时间地上走的,桥上过的,河里浮的,熙熙攘攘喧闹冲天。适逢七曜重日,渡过疫劫的人们张灯结彩,硬是要把牛郎织女相会的柔情佳期提前过成小年。
团扇还未收起,谢溶溶便跟着谢夫人走了趟亲戚,左右推脱不过,毕竟家里两个姓谢的至少得去一个。老爷们的面子大过天,谢宝林半生得意,在泥塘边耍了二十年嘴皮子,未等出淤泥而不染成功上岸,被本请封的折子绊了个狗吃屎,别说去岳家现眼,他近日走过最远的路,就是赶早去巷子口买油条吃。
谢溶溶仿佛又回到了出嫁前,她娘说东不敢往西的日子,靠在门框上蔫蔫地看苁枝收拾包袱,时不时甩手指点一下江山——
“沙包带上。”
“还有糖盒,糖盒别忘了……”
谢夫人转进屋,站在她身后冷不丁开口,“你什么时候出门买的沙包?”
苁枝听见后头也不敢抬,手上忙活得翻出花来,把几粒手指圈大的碎布头沙包还有她点名要的泥人埋进最里面。
谢溶溶腰间挂着一个金丝掐的四方珍笼,只有拇指盖大小,里面塞了两颗镀铜的圆珠子,一走一动叮铃铃响。她捂在手心里不让它发出声,脸不红心不跳,
“早就有了,一直压箱底,前些日子翻出来的。”
谢夫人深深看了她一眼,临走前提点道,“哪有那么多收拾的?住两个晚上,来回路上就要半天。”
谢溶溶把她推出门,口中敷衍,“知道了,不就怕路上没事做。”
七月初叁一大早,谢溶溶陪着谢夫人去往吴县外祖家小住。永徽帝在位间,宁太爷时任正叁品太常寺卿,因着宫里隔叁差五就要举办法会礼祀,颇得圣心,宁家子女各个风光嫁娶,即便是老来致仕,举家搬回吴县祖宅也威名不减。
老人家一生与礼教打交道,私底下却是最温和宽厚之人。他冲谢溶溶招招手,嘴里的牙豁了一半,像个瘪嘴老太太,“溶姐儿,来让阿爷看看。”
谢溶溶眼眶湿热,每走一步都好像矮了几分,等她跪在太爷面前磕完头,趴到他膝上时,恍惚又变成了扎着垂髫小辫被外祖抱在怀里读书的小丫头,不曾长大,也未经风雪。
谢夫人在一旁拭泪,鼻子酸涩,“可叫阿爹见到了,您瞧见我都没这么乐呵。”
太爷的眼睛也不行,举着手在谢溶溶发顶晃了晃,落在一片稠密的云鬓上,笑眯眯道,“那不一样,溶姐儿比你乖。”
宁宅和乐融融,此时百里外的金銮殿上剑拔弩张。
吐蕃赞普朗达五年前向东周求娶一位公主,借与周皇室联姻掣肘跃跃欲试的小邦,朗达诚意极深,在信中言明,公主踏足吐蕃王庭之日,将拱手奉上龟兹以西的疆土,连带弱水以南,历来与肃、凉、甘州有边境之争的吐谷浑也可商榷。
朝中几乎一边倒地赞成与朗达的婚约,彼时宫中没有适龄的公主,放眼宗室符合条件的女子也寥寥,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选了样貌出身都不差的清河县主替之,送嫁的随行主事不是别人,正是新科探花沉之邈。那之后新帝即位,徐太后临朝,内阁六部洗的洗换的换,沉之邈时年二十五,任叁品礼部左侍郎。吐蕃一行,他自此平步青云,在众人眼里,那条从金陵西去的漫漫长路,正是多少仕子半生不可求的际遇。年纪尚轻,家世显赫,熬上几年外放回京,接替入内阁也不是不可能。
他身着紫色雀纹朝服,除冠持笏,深深拜倒在金砖上,对着两眼茫然,半脸麻子的小皇帝沉声道,“臣沉之邈,叩请圣上下旨,恭迎公主圣驾归京。”
朝堂一片轰然。
不日前英公主来信,朗达抱病怕是熬不过七月,王弟赤葛尔不仅对皇位虎视眈眈,更透露出兄死弟及的念头,叁番两次暗示她改嫁。英公主不堪其辱,在信中言明这些年无时无刻不思念故土,上请永熙帝恩准她在朗达死后落叶归根,重返中土休养余生。
郭固冷笑,“沉侍郎说得轻巧,以一人之力斡旋西域,以致不动兵戈,不损分毫,这笔账不会算不清吧。”
沉之邈目沉如水,“和亲自古非长策,戎狄从来不可凭,龟兹于吐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五年前朗达囿于叛离,正是以此地为饵伏低做小求得我大周庇佑。而赤葛尔为人狡诈,其母为吐谷浑公主慕容氏,待他日即位,怎可还留给汉人一丝喘息?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派遣良兵强将固守玉门关,与关外安西四镇联袂,阻隔吐蕃与西突厥沆瀣一气,令其慑于天朝国威,而不是明知和亲为拙计,将尔等竭节之心,系于英公主一人。”
“臣所学况不负天子,愿得此身长报国,如若赞普殡天,臣自当肩负使节重任,重返西域盛迎公主金辇。”
众人多见沉之邈一副风吹就倒的清贵身子,忘记了他当年杏园设宴上是何等意气风发。据说永徽帝初初在殿试中看见他,遥指道,“此子堪为探花郎,可惜朕膝下没有合适的公主,只得叹失良婿。”
小皇帝藏在缫旒后的麻子脸左顾右盼,看看薛秉年,又看看禹世子刘峥,为难得快要哭出来。他谨记徐太后和张公谆言,把这两位看做青龙白虎,其余人等一概划为洪水猛兽。
然而薛秉年低头沉思,表兄一贯的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台下哄闹得如同菜市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沉之邈安静地跪在大殿中央,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不是还有两人么?”刘峥早已习惯成焦点,他有一张美得十分凌厉的脸,白面红唇黑眼珠,每一样都生得极致。这种女气的长相很容易让人误以为他相由心生,也是个粉气十足的贵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