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1 / 4)
苗小青冷静下来,问袁鹏,“怎么回事?”
“你刚来的时候,我们三个打过赌,我和杜弘说老板没活派给你干,”袁鹏说,“只有程然猜老板即使不是让你做非常规超导,也至少会让你做张量网络。那次他请吃饭,其实是他打赌输了。”
苗小青一言不发地回到坐位上,看那篇综述文章。
袁鹏长叹了口气,“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学校的决定下来了,不续约。”
“所以说找什么女朋友,”杜弘说,“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下午,办公室里安安静静的,徐浚很早就走了,到了晚饭时间,袁鹏和杜弘也离开了。
橘红色的余晖投射在窗户上,办公室大部份都被薄暮吞没,苗小青走到程然的坐位旁,手指缓缓地抚着桌沿,在他的椅子上坐下。
昏黄的光照着她寂寥的后背,她的脸在暗沉的暮色中,出神地想着什么。过一会儿,手机的蓝光亮起。
她打开手机相册,用手指划着一幅幅照片,宽敞明亮却脏乱的宿舍,横七竖八的鞋,堆满衣服的沙发,落着灰的书桌,被子露出的浓密黑发——
她的手指来来回回,将照片划了无数遍。
仿佛阳光还暖洋洋地照在身上,他还坐在旁边,优美的侧脸,温润的声音,耐性地教她每一步推导。
那时还没开始,她以为未来他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时光;那时,她不会去想,这样的时光,是抠门儿的命运留给她的最后一点回忆。
宿舍里的东西已经清走了,这个学校里,留存着他气息的,只剩下这张办公桌,那淡淡的,仿佛从干燥的木头里,散发出的味道。
不香,也不算好闻,却是属于他的,独特的气息。
她关了手机,脸又沉没进黑暗里。
她慢慢地低下头,把脸贴在冰冷的桌面上,紧紧地贴着。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自旋液体方向,苗小青从这里正式走上科研道路,起点很高。
第13章
转眼就是期中考试,这是苗小青最擅长的事,成绩出来,gpa3.9,震惊全系。
连杜弘都啧啧赞叹,“你果然是考试专业户。”
苗小青没有一点喜悦,成绩好也没什么用。比起算kagome晶格海森堡模型这种航天级难度的题目,考第一就是组装个乐高机器人的程度。
徐浚虽然也是做计算物理,但他高端得多,他还要发展算法。而且他很少去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经常看到他刷新闻灌水。
这是个旅游途中都不耽误发文章的另类,主业是驴友,副业做物理。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徐浚做计算是为了闲下来的功夫能做其他的事,苗小青做计算物理是因为她只能做这个。
她找了大量的几十页上百页的综述文章来看,对张量网络方法总算有了些了解。
凌晨两点睡,早上八点起,这样熬了一个月,苗小青的思路也清晰起来。
江教授这个“三等导师”,不仅学术氛围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对学生也极其关照。苗小青要写程序,他就给配了台高性能的台式电脑,借了一些书,有的是进口原版,还给了她工作站的使用授权。
苗小青开始写计算程序,原以为这是所有工作中她最熟悉的一环,谁知道费劲写完的程序,首先编译就通过不了,一运行就崩溃。
苗小青数次修改后,还是一溃千里。 ↑返回顶部↑
“你刚来的时候,我们三个打过赌,我和杜弘说老板没活派给你干,”袁鹏说,“只有程然猜老板即使不是让你做非常规超导,也至少会让你做张量网络。那次他请吃饭,其实是他打赌输了。”
苗小青一言不发地回到坐位上,看那篇综述文章。
袁鹏长叹了口气,“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学校的决定下来了,不续约。”
“所以说找什么女朋友,”杜弘说,“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下午,办公室里安安静静的,徐浚很早就走了,到了晚饭时间,袁鹏和杜弘也离开了。
橘红色的余晖投射在窗户上,办公室大部份都被薄暮吞没,苗小青走到程然的坐位旁,手指缓缓地抚着桌沿,在他的椅子上坐下。
昏黄的光照着她寂寥的后背,她的脸在暗沉的暮色中,出神地想着什么。过一会儿,手机的蓝光亮起。
她打开手机相册,用手指划着一幅幅照片,宽敞明亮却脏乱的宿舍,横七竖八的鞋,堆满衣服的沙发,落着灰的书桌,被子露出的浓密黑发——
她的手指来来回回,将照片划了无数遍。
仿佛阳光还暖洋洋地照在身上,他还坐在旁边,优美的侧脸,温润的声音,耐性地教她每一步推导。
那时还没开始,她以为未来他们还有很多这样的时光;那时,她不会去想,这样的时光,是抠门儿的命运留给她的最后一点回忆。
宿舍里的东西已经清走了,这个学校里,留存着他气息的,只剩下这张办公桌,那淡淡的,仿佛从干燥的木头里,散发出的味道。
不香,也不算好闻,却是属于他的,独特的气息。
她关了手机,脸又沉没进黑暗里。
她慢慢地低下头,把脸贴在冰冷的桌面上,紧紧地贴着。
作者有话要说:
注1:自旋液体方向,苗小青从这里正式走上科研道路,起点很高。
第13章
转眼就是期中考试,这是苗小青最擅长的事,成绩出来,gpa3.9,震惊全系。
连杜弘都啧啧赞叹,“你果然是考试专业户。”
苗小青没有一点喜悦,成绩好也没什么用。比起算kagome晶格海森堡模型这种航天级难度的题目,考第一就是组装个乐高机器人的程度。
徐浚虽然也是做计算物理,但他高端得多,他还要发展算法。而且他很少去办公室,到了办公室经常看到他刷新闻灌水。
这是个旅游途中都不耽误发文章的另类,主业是驴友,副业做物理。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徐浚做计算是为了闲下来的功夫能做其他的事,苗小青做计算物理是因为她只能做这个。
她找了大量的几十页上百页的综述文章来看,对张量网络方法总算有了些了解。
凌晨两点睡,早上八点起,这样熬了一个月,苗小青的思路也清晰起来。
江教授这个“三等导师”,不仅学术氛围给了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对学生也极其关照。苗小青要写程序,他就给配了台高性能的台式电脑,借了一些书,有的是进口原版,还给了她工作站的使用授权。
苗小青开始写计算程序,原以为这是所有工作中她最熟悉的一环,谁知道费劲写完的程序,首先编译就通过不了,一运行就崩溃。
苗小青数次修改后,还是一溃千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