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3 / 4)
老爷子既然决定考察民情,当然不可能坐在别院里听当地官员的汇报。他一大早就穿了一身便服,带着一些大臣去济宁府郊外的田地走一走。
如今,正值五月份,农民已经插好秧。老爷子心里有些担心今年的收成,想去看看济宁府这边的秧苗长得怎么样,因为从今年年初起,全国不少地方都没有下雨,有出现干旱的迹象,北方不少地方的秧苗长得不是很好。老爷子除了去看济宁府的秧苗情况,还要去检查济宁府的水库情况。
如果今年真的出现干旱,水库就会变得至关重要。好在播种期间,江南这边还没有出现干旱的情况。北方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干旱的状况,为了能让今年的播种顺利完成,北方不少地方打开了水库。
老爷子不仅带着大臣们和儿子们去民间考察民情,还带了一些读书学子们一起前去。之所以带孔子书院的学生们去考察,就是为了让这些读书人更加了解地民情,让他们更加理解到底层老百姓的不容易。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只会读圣贤书,对田地里的事情一概不知。这些人学生以后很有可能会做官,身为官员对老百姓的生活不了解,怎么能造福百姓。
弘晟自然也跟着去了,别看他年纪小,他对农田里的事情了解并不少。
在田地间考察的时候,老爷子问了一起随行的书生不少关于务农方面的事情,结果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
见这些学子连什么时候播种插秧都不知道,这让老爷子心中十分失望。他让弘晟告诉这些学生,水稻是什么时候播种插秧,在成长期间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是什么时候收割稻子等一系列事情。
弘晟非常详细把有关水稻方面的事情告诉了在场所有人,比如说现在基本上是双季稻,一季稻是四月初播种,二季稻于七月初播种。
在场的读书学子们听着弘晟的讲解,一个个羞得面红耳赤。他们没想到年仅六岁的四阿哥,比他们还要了解田地里的事情。
弘晟说完有关水稻的事情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在场的书生学子们,老气横秋地说道:“哥哥们,你们不能死读圣贤书,也要了解民生啊。就是圣人,也会四处走走,了解民间的疾苦。”
被一个小孩子这么说,在场的书生们躁得慌,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如果你们不了解民生,以后当官了,怎么造福老百姓啊。”弘晟严肃着一张脸,语气非常严厉,“我皇玛法每天日理万机,也都会抽空去了解民情。皇玛法每年春天还会亲自去播种插秧,去年皇玛法还去田地里帮老百姓杀虫,你们再忙也忙不过皇玛法吧?”
在场的书生们涨红着脸,神色惶恐地说道:“学生惭愧。”
“哥哥们,可不要小看耕作哦。如果没有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田,我们哪来的粮食吃。”弘晟一少年老成地说道,“希望哥哥们在读书的时候,多多了解民情,这样你们以后考中当官,就能为大清的老百姓造福,让大清的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老爷子听着弘晟这番话,心底一片欣慰,伸手摸了摸小孙子的脑袋,慈爱地笑道:“弘晟说得对,你们不能死读书,要多多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这些读书学子们连忙行礼:“皇上教训的是,学生们以后一定会多了解民情。”
老爷子眸光锐利看向在场的大臣们,沉声道:“你们身为父母官,要更加了解民生。”
在场的大臣们连忙跪下来,一脸恭谨地说道:“是,皇上。”
老爷子望着田地里的秧苗,眼中流露出一抹浓浓的担心,对济宁府的官员们说道:“你们一定要注意田地里的情况。”
“是,皇上。”
老爷子牵着弘晟继续走在田埂上,查看每一块田里的秧苗成长情况。目前来看,江南这边的情况好一点。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夏天。如果夏天一直不下雨,江南这一带怕是也会干旱。
在田地里走了大半天,老爷子他们才回去。回去后,老爷子顾不上用午膳,就把济宁府的官员们叫来说正事,主要是应对今年有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
弘晟用了午膳后,就带着赵德海他们出去了。为了不引人瞩目,他没有让小北它们几只跟着。
赵德海很想说,四阿哥哦,您不带神犬它们,您照样显眼。
弘晟想去买点土特产,到时候带回去送给额娘他们。没有跟四爷打招呼,偷偷地带着林振忠和额尔金兄弟,以及赵德海出门了。为了怕被认出来,他还特意远离别院的附近。
“四阿哥……”赵德海刚开口,就收到弘晟不满的眼神,连忙改口地说道,“小少爷,我们这样偷偷出来不太好吧,而且没有带侍卫,这太不安全呢?”要是被师父知道,他一定会被剥一层皮的。
“有先生在,不会有危险的。”皇玛法身边的御前侍卫巴克什,之前跟林先生比试过,输的非常惨。林先生可是真正的武林高手,保护他一个小孩子完全没问题。
“可是……”
弘晟垮下脸,摆出不悦的神情:“你要是再多嘴,我就让你回去了。” ↑返回顶部↑
如今,正值五月份,农民已经插好秧。老爷子心里有些担心今年的收成,想去看看济宁府这边的秧苗长得怎么样,因为从今年年初起,全国不少地方都没有下雨,有出现干旱的迹象,北方不少地方的秧苗长得不是很好。老爷子除了去看济宁府的秧苗情况,还要去检查济宁府的水库情况。
如果今年真的出现干旱,水库就会变得至关重要。好在播种期间,江南这边还没有出现干旱的情况。北方有很多地方出现了干旱的状况,为了能让今年的播种顺利完成,北方不少地方打开了水库。
老爷子不仅带着大臣们和儿子们去民间考察民情,还带了一些读书学子们一起前去。之所以带孔子书院的学生们去考察,就是为了让这些读书人更加了解地民情,让他们更加理解到底层老百姓的不容易。
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只会读圣贤书,对田地里的事情一概不知。这些人学生以后很有可能会做官,身为官员对老百姓的生活不了解,怎么能造福百姓。
弘晟自然也跟着去了,别看他年纪小,他对农田里的事情了解并不少。
在田地间考察的时候,老爷子问了一起随行的书生不少关于务农方面的事情,结果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
见这些学子连什么时候播种插秧都不知道,这让老爷子心中十分失望。他让弘晟告诉这些学生,水稻是什么时候播种插秧,在成长期间会遇到哪些问题,又是什么时候收割稻子等一系列事情。
弘晟非常详细把有关水稻方面的事情告诉了在场所有人,比如说现在基本上是双季稻,一季稻是四月初播种,二季稻于七月初播种。
在场的读书学子们听着弘晟的讲解,一个个羞得面红耳赤。他们没想到年仅六岁的四阿哥,比他们还要了解田地里的事情。
弘晟说完有关水稻的事情后,深深地看了一眼在场的书生学子们,老气横秋地说道:“哥哥们,你们不能死读圣贤书,也要了解民生啊。就是圣人,也会四处走走,了解民间的疾苦。”
被一个小孩子这么说,在场的书生们躁得慌,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
“如果你们不了解民生,以后当官了,怎么造福老百姓啊。”弘晟严肃着一张脸,语气非常严厉,“我皇玛法每天日理万机,也都会抽空去了解民情。皇玛法每年春天还会亲自去播种插秧,去年皇玛法还去田地里帮老百姓杀虫,你们再忙也忙不过皇玛法吧?”
在场的书生们涨红着脸,神色惶恐地说道:“学生惭愧。”
“哥哥们,可不要小看耕作哦。如果没有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田,我们哪来的粮食吃。”弘晟一少年老成地说道,“希望哥哥们在读书的时候,多多了解民情,这样你们以后考中当官,就能为大清的老百姓造福,让大清的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老爷子听着弘晟这番话,心底一片欣慰,伸手摸了摸小孙子的脑袋,慈爱地笑道:“弘晟说得对,你们不能死读书,要多多了解老百姓的疾苦。”
这些读书学子们连忙行礼:“皇上教训的是,学生们以后一定会多了解民情。”
老爷子眸光锐利看向在场的大臣们,沉声道:“你们身为父母官,要更加了解民生。”
在场的大臣们连忙跪下来,一脸恭谨地说道:“是,皇上。”
老爷子望着田地里的秧苗,眼中流露出一抹浓浓的担心,对济宁府的官员们说道:“你们一定要注意田地里的情况。”
“是,皇上。”
老爷子牵着弘晟继续走在田埂上,查看每一块田里的秧苗成长情况。目前来看,江南这边的情况好一点。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夏天。如果夏天一直不下雨,江南这一带怕是也会干旱。
在田地里走了大半天,老爷子他们才回去。回去后,老爷子顾不上用午膳,就把济宁府的官员们叫来说正事,主要是应对今年有可能出现的干旱情况。
弘晟用了午膳后,就带着赵德海他们出去了。为了不引人瞩目,他没有让小北它们几只跟着。
赵德海很想说,四阿哥哦,您不带神犬它们,您照样显眼。
弘晟想去买点土特产,到时候带回去送给额娘他们。没有跟四爷打招呼,偷偷地带着林振忠和额尔金兄弟,以及赵德海出门了。为了怕被认出来,他还特意远离别院的附近。
“四阿哥……”赵德海刚开口,就收到弘晟不满的眼神,连忙改口地说道,“小少爷,我们这样偷偷出来不太好吧,而且没有带侍卫,这太不安全呢?”要是被师父知道,他一定会被剥一层皮的。
“有先生在,不会有危险的。”皇玛法身边的御前侍卫巴克什,之前跟林先生比试过,输的非常惨。林先生可是真正的武林高手,保护他一个小孩子完全没问题。
“可是……”
弘晟垮下脸,摆出不悦的神情:“你要是再多嘴,我就让你回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