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媒_429(1 / 2)
梵伽罗拿起另一个水杯,淡淡道:“还想多试验几次吗?”
铁一般的事实就在眼前,这些原本还傲气满满的技术员,包括那些言之凿凿的专家,此刻竟都哑了,慌了,心乱了。
“不,不用再试了。我们马上对这只瓷瓶做进一步的检测。但问题是,能够使用的无损检测法我们都用上了,却没有办法得出确切的结果。”刚才还百分百相信自己的判断的技术员,这会儿却亲口否认了之前的所有鉴定工作。
他看了梵伽罗一眼,目中带上了难以言表的敬畏。只是用手感应一下就能捕捉到那么多隐秘的信息,甚至碾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这个人真的是人吗?他的能力未免太可怕了一点!
技术员收回目光,定了定神,这才继续说道:“要进一步确定这只瓷瓶的真假,我们就必须检查它的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的检测需要采样,采样就必须破坏瓷瓶的完整性,我们没有这个权限。”
话落,他看向了阎部长。
阎部长咬着牙关想了想,终是果断道:“采样,做微量元素的检测!”没有一定的魄力,他爬不上现在这个位置。
“好。”这名技术员已经被梵伽罗神一般的预言震慑了,埋头开始取样。贡献了一个水杯一支笔筒的技术员主动给他当助手。
当两人忙碌的时候,梵伽罗则走向那两尊青铜鼎,问道:“你们为什么断定它们是真品?”
负责检测这两尊鼎的技术员早已收敛起鄙夷和轻视的情绪,解释道:“我们取了一点锈迹,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确定它与同时代的青铜鼎是一模一样的。”
“锈迹你们是从哪里取的?”宋睿追问。
“从把手这里。”
宋睿眸光一闪,正待开口,负责用眼学鉴定这两尊鼎的专家学者就截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你又要提拼接造假的事,不过你多虑了,这两尊鼎绝对假不了。我们拥有它们的完整数据,其中包括数千张照片和数百段视频。”
“我们对照这些数据,对两尊鼎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检查,结果肯定错不了。它们是用制范法铸造的,其表面留下了很多范线,我们拿着放大镜一条范线一条范线地比对,未曾发现一处错漏。”
“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76.23千克与696.71千克,与数据中记载的分毫不差,而且体积没有任何变化。”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些锈迹,你用棉签擦拭一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有锈根的,与鼎体完全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一层。这其中的含义你应该明白吧?”
宋睿知识渊博,自然听得懂这位学者的话。
见梵伽罗两眼一抹黑的样子,他忍不住勾了勾唇角,解释道:“他的意思是,这两尊鼎绝对是原装货。范线一条不错,表明它们是由最初那个模子铸造出来的,这一点造假者可以做到,但是难度很大。”
“你再看它们的重量,由于历经了几千年的氧化和腐蚀,与它们同体积的青铜器,重量肯定会比它们轻,这一点是任何造假者都办不到的。”
“造假者要想确保仿品的体积与真品一样,就无法兼顾重量;要想确保重量一样,就得扩大体积,这两点不可能同时办到,也就杜绝了造假的可能。你看这几张x光扫描片,这两尊鼎的密度非常均匀,没有任何空腔,化学元素的分析也表明它们的确是青铜质地。密度没问题,质地也没问题,可见它们都是真的。”
梵伽罗听明白了,进一步问道:“同体积的两个青铜器,历史悠久的那个肯定会比新近制造的那个轻,这一点不历经岁月的打磨是做不到的,对吗?”
“是这样没错。”宋睿点点头,继续道:“你再看这个锈迹,它是一点一点从鼎体里长出来的,像树一样,擦掉了表皮还有内里,是扎了根的。但仿制的青铜器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它们表面的青绿色锈迹是用腐蚀性的化学药剂染出来的,一擦就掉,没有根。”
数十名专家学者早已汇聚在两尊青铜鼎的周围,听了宋睿的话立刻补充:“锈根的生长和树木的生长一样,都必须经历岁月的沉积。树木的根是一年一长,青铜器的锈根则是百年一长。这么厚的锈根,没有几千年的积累,完全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才敢断定这两尊青铜鼎是真的。”
直到此时,始终保持沉默的陆老才叹息道:“虽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丰富了古董文物的鉴定方法,但是眼学这门技艺是永远不会失传的。我们的眼睛做出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梵老师,您这次是真的看走眼了。”
梵伽罗用戴着洁白手套的指尖轻轻抚了抚那些深深扎入鼎体的锈根,摇头道:“我的这双眼睛,从出生到现在,从未看错过任何一个人、事、物。我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
“你也太狂傲了吧!那只瓷瓶有可能真是我们看错了,但是这两尊鼎我们敢拿自己的性命保证,它们绝对是真的!就凭它们的重量、体积和锈迹,我们就足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我们整个文物界的学者都一致认同这个观点。你一介业余人士,连我们的话都听不懂,你凭什么质疑我们?”刚才还被笔筒和水杯的鉴定结果震慑住的年轻学者,这会儿又站出来,不服气地反驳。
梵伽罗慢条斯理地摘掉手套,徐徐说道:“如果我说,我能让一块新铜在几分钟的时间内长出几千年的锈根,你们信吗?”
年轻学者本想对他大加贬损或嘲讽,却又猛然想起了他之前的两句问话——我说这个笔筒现在有四千年的历史,你信不信;我说这杯子现在有三千年的历史,你信不信。
当时没有人相信,但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的脸都热辣辣得疼。
年轻学者呼吸一窒,竟然没敢反驳这荒谬至极的话。 ↑返回顶部↑
铁一般的事实就在眼前,这些原本还傲气满满的技术员,包括那些言之凿凿的专家,此刻竟都哑了,慌了,心乱了。
“不,不用再试了。我们马上对这只瓷瓶做进一步的检测。但问题是,能够使用的无损检测法我们都用上了,却没有办法得出确切的结果。”刚才还百分百相信自己的判断的技术员,这会儿却亲口否认了之前的所有鉴定工作。
他看了梵伽罗一眼,目中带上了难以言表的敬畏。只是用手感应一下就能捕捉到那么多隐秘的信息,甚至碾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这个人真的是人吗?他的能力未免太可怕了一点!
技术员收回目光,定了定神,这才继续说道:“要进一步确定这只瓷瓶的真假,我们就必须检查它的微量元素,而微量元素的检测需要采样,采样就必须破坏瓷瓶的完整性,我们没有这个权限。”
话落,他看向了阎部长。
阎部长咬着牙关想了想,终是果断道:“采样,做微量元素的检测!”没有一定的魄力,他爬不上现在这个位置。
“好。”这名技术员已经被梵伽罗神一般的预言震慑了,埋头开始取样。贡献了一个水杯一支笔筒的技术员主动给他当助手。
当两人忙碌的时候,梵伽罗则走向那两尊青铜鼎,问道:“你们为什么断定它们是真品?”
负责检测这两尊鼎的技术员早已收敛起鄙夷和轻视的情绪,解释道:“我们取了一点锈迹,分析了它的化学成分,确定它与同时代的青铜鼎是一模一样的。”
“锈迹你们是从哪里取的?”宋睿追问。
“从把手这里。”
宋睿眸光一闪,正待开口,负责用眼学鉴定这两尊鼎的专家学者就截断了他的话:“我知道你又要提拼接造假的事,不过你多虑了,这两尊鼎绝对假不了。我们拥有它们的完整数据,其中包括数千张照片和数百段视频。”
“我们对照这些数据,对两尊鼎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检查,结果肯定错不了。它们是用制范法铸造的,其表面留下了很多范线,我们拿着放大镜一条范线一条范线地比对,未曾发现一处错漏。”
“它们的重量分别是876.23千克与696.71千克,与数据中记载的分毫不差,而且体积没有任何变化。”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这些锈迹,你用棉签擦拭一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有锈根的,与鼎体完全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一层。这其中的含义你应该明白吧?”
宋睿知识渊博,自然听得懂这位学者的话。
见梵伽罗两眼一抹黑的样子,他忍不住勾了勾唇角,解释道:“他的意思是,这两尊鼎绝对是原装货。范线一条不错,表明它们是由最初那个模子铸造出来的,这一点造假者可以做到,但是难度很大。”
“你再看它们的重量,由于历经了几千年的氧化和腐蚀,与它们同体积的青铜器,重量肯定会比它们轻,这一点是任何造假者都办不到的。”
“造假者要想确保仿品的体积与真品一样,就无法兼顾重量;要想确保重量一样,就得扩大体积,这两点不可能同时办到,也就杜绝了造假的可能。你看这几张x光扫描片,这两尊鼎的密度非常均匀,没有任何空腔,化学元素的分析也表明它们的确是青铜质地。密度没问题,质地也没问题,可见它们都是真的。”
梵伽罗听明白了,进一步问道:“同体积的两个青铜器,历史悠久的那个肯定会比新近制造的那个轻,这一点不历经岁月的打磨是做不到的,对吗?”
“是这样没错。”宋睿点点头,继续道:“你再看这个锈迹,它是一点一点从鼎体里长出来的,像树一样,擦掉了表皮还有内里,是扎了根的。但仿制的青铜器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它们表面的青绿色锈迹是用腐蚀性的化学药剂染出来的,一擦就掉,没有根。”
数十名专家学者早已汇聚在两尊青铜鼎的周围,听了宋睿的话立刻补充:“锈根的生长和树木的生长一样,都必须经历岁月的沉积。树木的根是一年一长,青铜器的锈根则是百年一长。这么厚的锈根,没有几千年的积累,完全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我们才敢断定这两尊青铜鼎是真的。”
直到此时,始终保持沉默的陆老才叹息道:“虽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确丰富了古董文物的鉴定方法,但是眼学这门技艺是永远不会失传的。我们的眼睛做出的判断很多时候都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梵老师,您这次是真的看走眼了。”
梵伽罗用戴着洁白手套的指尖轻轻抚了抚那些深深扎入鼎体的锈根,摇头道:“我的这双眼睛,从出生到现在,从未看错过任何一个人、事、物。我始终相信自己的判断。”
“你也太狂傲了吧!那只瓷瓶有可能真是我们看错了,但是这两尊鼎我们敢拿自己的性命保证,它们绝对是真的!就凭它们的重量、体积和锈迹,我们就足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我们整个文物界的学者都一致认同这个观点。你一介业余人士,连我们的话都听不懂,你凭什么质疑我们?”刚才还被笔筒和水杯的鉴定结果震慑住的年轻学者,这会儿又站出来,不服气地反驳。
梵伽罗慢条斯理地摘掉手套,徐徐说道:“如果我说,我能让一块新铜在几分钟的时间内长出几千年的锈根,你们信吗?”
年轻学者本想对他大加贬损或嘲讽,却又猛然想起了他之前的两句问话——我说这个笔筒现在有四千年的历史,你信不信;我说这杯子现在有三千年的历史,你信不信。
当时没有人相信,但结果出来之后,所有人的脸都热辣辣得疼。
年轻学者呼吸一窒,竟然没敢反驳这荒谬至极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