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节(1 / 4)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2章 庭院话府城求学
年底的时候, 常家再次来提亲。
这一次,常老爷夫妇亲自过来的,方孝俊作陪。今春时候, 常大郎过了县试, 但府试并未过,好在他如今年纪小,以后机会也多。
常大郎过县试的时候,常家夫妇托方孝俊来问过亲事, 韩家这边只说再等一等, 兰香还小呢。
直等到了现在,常家夫妇终于按捺不住了。
韩家并无人反对这门亲事, 从常家第一次张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这已经是常家第三次求娶, 既不反对, 也不能再拿乔了。
好在明盛早就定过亲事了,如今给兰香说亲,也名正言顺。
头先方孝俊逢年过节回来时, 常大郎时常会跟着过来。第一次来的时候,叶氏母女二人看过这孩子,人才倒是不错。
叶氏问过兰香,可中意这门亲事?
兰香红着脸, “阿娘做主便是, 不用来问我。”
叶氏摇头,“这是你一辈子的事情, 总得要你点头才行。虽然你年纪尚小,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是个什么样子, 但当下总得先顺了心意,才能许亲。”
兰香并未经历过太多世事的捶打,性子有些天真娇憨,“阿娘,我听说他们家很有钱财,会不会看不上我。”
叶氏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咱们家如今也不差,论起钱财,咱们家比常家差了老远,但你两个哥哥争气,你嫂子们的娘家门第都不差,常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个土财主,正需要你这样读书人家的姑娘提高门楣。我说句势利眼的话,你二嫂的亲爹是县尉,你大嫂的亲爹也做了县丞,常老爷夫妇巴不得早日定下这门亲事的。”
兰香又有些担忧,“阿娘,若是只看中这些亲戚关系,我听说宦海浮沉,谁知道嫂子们的娘家以后是不是官运亨通了。我说句不吉利的话,若是哪一日遇到不顺利,他们家岂不是又要嫌弃我。”
叶氏听到女儿这话,也陷入了沉思。
后来常大郎第二次再过来时,方孝俊又带他来拜访明朗。叶氏找了个机会,母女两个在庭院中单独和常大郎说了几句闲话。
明朗和方孝俊都明白叶氏的意思,师兄弟二人坐在堂屋说话,并不去打扰她们。
常大郎给叶氏鞠躬行礼,“大娘好,妹妹好。”
叶氏看了看常大郎,“头先你师傅刚去你们家的时候,都说你们哥俩调皮,可见如今是长大了,看起来越发沉稳。”
常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幼时不懂事,幸亏先生耐心教导,我兄弟二人才能有些进益。”
叶氏问常大郎,“听说你们家良田千顷,宅院成林,奴仆成群,你看我们家,就这浅浅的两进院子,只有两个丫头,家常有什么重活,还得他们兄弟俩动手。”
常大郎明白叶氏的意思,沉吟了片刻,认真回答叶氏,“大娘,我家里说不上良田千顷,只是有几百亩地而已。至于宅院,乡下房屋并不值钱。虽有几个奴仆,但我阿爹阿娘一贯主张让我们兄弟二人多吃些苦头,不能一味娇纵惯养。再者说,钱财再多,都是父母辛劳而来,并非我挣来的,自然不会依仗这点子钱财而骄矜。如大娘家里二位兄长这般,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考得功名,那才是我辈男儿楷模。”
叶氏满意的点点头,“你能这样想,可见是个通透的好孩子。不瞒你说,我们家也担心,一则家贫,女儿妆奁简薄。二则,外头有一些眼皮子浅的人传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我们家是图你们家钱财,你们家是图我两个儿媳妇娘家门第。但我想着,君子从不以聚天下钱财而为己任,我们并不在意你家里有多少钱财。况且,连我们兰香都知道,宦海浮沉,谁知道明天是升官还是贬官,想来你们家也不会在意这些。”
常大郎又鞠躬,“大娘一番话,振聋发聩。谁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大娘这见识,多少男儿尚且不及。我一无功名二无手艺,全仗着父母在家吃一碗白饭,岂会有他想。我家里来求亲,就是仰慕大娘人品高洁,独自养活四个孩子。父母怕我不成器,见两位兄长年少有为,想让我跟着学一些好处。”
叶氏笑着点了点头,“看我,你远来是客,倒拉着你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没用的闲话。你也进堂屋跟你师傅们说说话。”
常大郎第三次鞠躬,用眼角瞟了一眼兰香,转身往堂屋里去了。
有了这一次谈话,兰香点头应了亲事。
这一回常家夫妇过来,带了丰厚的见面礼,言辞之间求娶诚意十分足。
叶氏备了一桌丰厚的酒席,请了女儿一家子和方孝俊一起,招待常家夫妇和常大郎。 ↑返回顶部↑
第102章 庭院话府城求学
年底的时候, 常家再次来提亲。
这一次,常老爷夫妇亲自过来的,方孝俊作陪。今春时候, 常大郎过了县试, 但府试并未过,好在他如今年纪小,以后机会也多。
常大郎过县试的时候,常家夫妇托方孝俊来问过亲事, 韩家这边只说再等一等, 兰香还小呢。
直等到了现在,常家夫妇终于按捺不住了。
韩家并无人反对这门亲事, 从常家第一次张口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这已经是常家第三次求娶, 既不反对, 也不能再拿乔了。
好在明盛早就定过亲事了,如今给兰香说亲,也名正言顺。
头先方孝俊逢年过节回来时, 常大郎时常会跟着过来。第一次来的时候,叶氏母女二人看过这孩子,人才倒是不错。
叶氏问过兰香,可中意这门亲事?
兰香红着脸, “阿娘做主便是, 不用来问我。”
叶氏摇头,“这是你一辈子的事情, 总得要你点头才行。虽然你年纪尚小,谁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是个什么样子, 但当下总得先顺了心意,才能许亲。”
兰香并未经历过太多世事的捶打,性子有些天真娇憨,“阿娘,我听说他们家很有钱财,会不会看不上我。”
叶氏摸了摸小女儿的头,“咱们家如今也不差,论起钱财,咱们家比常家差了老远,但你两个哥哥争气,你嫂子们的娘家门第都不差,常家再有钱,也不过是个土财主,正需要你这样读书人家的姑娘提高门楣。我说句势利眼的话,你二嫂的亲爹是县尉,你大嫂的亲爹也做了县丞,常老爷夫妇巴不得早日定下这门亲事的。”
兰香又有些担忧,“阿娘,若是只看中这些亲戚关系,我听说宦海浮沉,谁知道嫂子们的娘家以后是不是官运亨通了。我说句不吉利的话,若是哪一日遇到不顺利,他们家岂不是又要嫌弃我。”
叶氏听到女儿这话,也陷入了沉思。
后来常大郎第二次再过来时,方孝俊又带他来拜访明朗。叶氏找了个机会,母女两个在庭院中单独和常大郎说了几句闲话。
明朗和方孝俊都明白叶氏的意思,师兄弟二人坐在堂屋说话,并不去打扰她们。
常大郎给叶氏鞠躬行礼,“大娘好,妹妹好。”
叶氏看了看常大郎,“头先你师傅刚去你们家的时候,都说你们哥俩调皮,可见如今是长大了,看起来越发沉稳。”
常大郎有些不好意思,“幼时不懂事,幸亏先生耐心教导,我兄弟二人才能有些进益。”
叶氏问常大郎,“听说你们家良田千顷,宅院成林,奴仆成群,你看我们家,就这浅浅的两进院子,只有两个丫头,家常有什么重活,还得他们兄弟俩动手。”
常大郎明白叶氏的意思,沉吟了片刻,认真回答叶氏,“大娘,我家里说不上良田千顷,只是有几百亩地而已。至于宅院,乡下房屋并不值钱。虽有几个奴仆,但我阿爹阿娘一贯主张让我们兄弟二人多吃些苦头,不能一味娇纵惯养。再者说,钱财再多,都是父母辛劳而来,并非我挣来的,自然不会依仗这点子钱财而骄矜。如大娘家里二位兄长这般,自己头悬梁锥刺股考得功名,那才是我辈男儿楷模。”
叶氏满意的点点头,“你能这样想,可见是个通透的好孩子。不瞒你说,我们家也担心,一则家贫,女儿妆奁简薄。二则,外头有一些眼皮子浅的人传一些风言风语,说什么我们家是图你们家钱财,你们家是图我两个儿媳妇娘家门第。但我想着,君子从不以聚天下钱财而为己任,我们并不在意你家里有多少钱财。况且,连我们兰香都知道,宦海浮沉,谁知道明天是升官还是贬官,想来你们家也不会在意这些。”
常大郎又鞠躬,“大娘一番话,振聋发聩。谁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大娘这见识,多少男儿尚且不及。我一无功名二无手艺,全仗着父母在家吃一碗白饭,岂会有他想。我家里来求亲,就是仰慕大娘人品高洁,独自养活四个孩子。父母怕我不成器,见两位兄长年少有为,想让我跟着学一些好处。”
叶氏笑着点了点头,“看我,你远来是客,倒拉着你絮絮叨叨说了一堆没用的闲话。你也进堂屋跟你师傅们说说话。”
常大郎第三次鞠躬,用眼角瞟了一眼兰香,转身往堂屋里去了。
有了这一次谈话,兰香点头应了亲事。
这一回常家夫妇过来,带了丰厚的见面礼,言辞之间求娶诚意十分足。
叶氏备了一桌丰厚的酒席,请了女儿一家子和方孝俊一起,招待常家夫妇和常大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