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 第105节(3 / 4)
“我是你的相公嘛!”这是萧沐仁,言外之意“我们是夫妻所以我才明白你”。
怀瑾翻了个白眼,表示没眼看,“你们俩聊吧,我回房间去了,可不给你们做‘电灯泡’了。”
“电灯泡”这个词是呦呦之前无意间说漏嘴的,当时是因为她嫌弃怀瑾一直拉着萧沐仁问东问西,两人都没有单独时间了,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了,开始开口赶人,不小心就把这个词给说了出来,还好两个人一个忙着说她“女生外向”,一个为她肯为自己吃醋而高兴着,都没有追问“电灯泡”什么意思,不然呦呦还真解释不清。
打那以后,怀瑾就动不动拿这个词来揶揄他们俩。不过呦呦是什么人啊,在自己人面前她一向是脸皮厚的,当然不会脸红。
比如现在,呦呦不止不脸红,还告诉了怀瑾一个不是太好的消息,“别回去,你的房间已经退掉了,你就在这儿待着吧!”
怀瑾不可置信地看向她,“退,退掉了?为什么?”
“省钱啊,”呦呦说的理所当然,“反正一共就我们这五个人了,这么大的房间,难道坐不下?”
这下子别说怀瑾,就连萧沐仁都忍不住要翻白眼了,“夫人,咱们家还没清贫到这种地步吧?”
“哎呀,大家凑一起热闹嘛!”呦呦从桌上的碟子里抓了一把瓜子嗑着,“把你上午拓印的碑帖拿出来我看看。”
等快要到了中午,一行人才出了房间下楼,先退房结账,给店家留了五两银子的“小费”,然后去隔壁吃午饭。
出门的时候,刚好遇到五六个男人从外头进来,笑闹喧哗着,看起来正是昨晚半夜到达客栈的那些人。双方一打照面,立刻有人目光扫到呦呦和谷子身上来。
萧沐仁和怀瑾带着小荣子立刻将两个女子挡在身后,萧沐仁还用警告的目光看向对方,手中握紧了挂在腰间的剑柄,对方似乎看出来他们这一行人不好惹,往一旁挪了挪让出一条路来。萧沐仁和怀瑾还有小荣子这才护着呦呦和谷子出门,谷子甚至还故意走在外头,四个人相当于把呦呦给围了起来。
在隔壁的酒楼吃过午饭,几个人就朝渡口去了。到了渡口后,小荣子陪同怀瑾去稍远处的石碑拓印碑帖,萧沐仁陪着呦呦在四周看看,谷子随侍。
渡口附近的石碑差不多有六七块,这里原本可能院里是间书院或者寺庙之类的地方,石碑多且聚集。刻了不少名人文章,有古代的有当代的,还有几块雕刻着《心经》《地藏经》等。
“这是用的什么字体?”呦呦指着其中一块问萧沐仁,“我怎么没见过?像是颜体,又有些像褚体。”石碑上刻的似乎是一篇策论,起承转合大概百字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久远,有些字都模糊了。
萧沐仁凑过来看一眼,摇头,“我也看不出来,”然后自嘲一句,“我那点功底,还不如你呢。”
呦呦转头看了他一眼,抿着嘴偷笑,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去看下一块石碑。下一块石碑呦呦认得出来,是柳体的《心经》,不过不像是名人字帖刻的,更像是一个什么人的练笔,有几处字都错了。
两个人一边随意走着一边游玩着,将几处石碑都看过了,路也走到了尽头,两个人就慢慢往回走,等走到渡口时,怀瑾都已经回来了,正背着手面向泗水河远眺,从背后看一副才子风流的样子。
呦呦和萧沐仁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起来,走上前去,“快去叫船家过来,天边起云了,看着要下雨的样子,赶紧过河好去住地休息。”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来晚了。感谢大家的关心,非常感谢。我就是昨天突然丧了一下,会尽快调整好的。应该不会断更,只是字数可能没那么多,大家见谅。
☆、第一四五章
第一四五章
重叠的团云从天边翻滚而来, 但是并没有带来一场骤雨, 而是蹒跚着慢慢往下游去了。轻舟逆水荡过河面,推开一层层波纹。半个时辰后, 一行人到达对岸,踩着船家搭好的跳板下了船,才上岸就看到牵着马站在马车边等着的义伯。
“义伯。”萧沐仁带着人走过去, 先打了招呼, 然后才问:“房子找好了吗?”
“找好了,在县城内的一间客栈里租下了一个院子,正房三间, 东西厢房各三间间,另有小厨房,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只等爷和夫人住进去了。”义伯说着从马车后头取了脚凳放下来。
萧沐仁点头, 要扶着呦呦上车,呦呦却不着急,先对着义伯屈膝行了半礼, “辛苦义伯跑一趟了。”
义伯赶忙侧开身对着呦呦弯下腰,“夫人哪里话, 都是小人应该的。”
呦呦笑了笑,不再说话, 搭着萧沐仁的手上了马车,随后萧沐仁和怀瑾也上了来,小荣子和义伯一边一个坐在了车辕上, 谷子坐在两人中间靠车门的地方,以防车厢里要人伺候。
马车晃晃悠悠走了一炷香多的样子,才算进入了曲阜县城城里。
曲阜县原名鲁县,曾是战国时鲁国的国都,儒家圣贤孔子孔圣人就出生在这里。曲阜县城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都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立的。因为是孔子的出生地,又曾经是鲁国的故都,曲阜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也还是人来人往的,尤其以读书人为多。 ↑返回顶部↑
怀瑾翻了个白眼,表示没眼看,“你们俩聊吧,我回房间去了,可不给你们做‘电灯泡’了。”
“电灯泡”这个词是呦呦之前无意间说漏嘴的,当时是因为她嫌弃怀瑾一直拉着萧沐仁问东问西,两人都没有单独时间了,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了,开始开口赶人,不小心就把这个词给说了出来,还好两个人一个忙着说她“女生外向”,一个为她肯为自己吃醋而高兴着,都没有追问“电灯泡”什么意思,不然呦呦还真解释不清。
打那以后,怀瑾就动不动拿这个词来揶揄他们俩。不过呦呦是什么人啊,在自己人面前她一向是脸皮厚的,当然不会脸红。
比如现在,呦呦不止不脸红,还告诉了怀瑾一个不是太好的消息,“别回去,你的房间已经退掉了,你就在这儿待着吧!”
怀瑾不可置信地看向她,“退,退掉了?为什么?”
“省钱啊,”呦呦说的理所当然,“反正一共就我们这五个人了,这么大的房间,难道坐不下?”
这下子别说怀瑾,就连萧沐仁都忍不住要翻白眼了,“夫人,咱们家还没清贫到这种地步吧?”
“哎呀,大家凑一起热闹嘛!”呦呦从桌上的碟子里抓了一把瓜子嗑着,“把你上午拓印的碑帖拿出来我看看。”
等快要到了中午,一行人才出了房间下楼,先退房结账,给店家留了五两银子的“小费”,然后去隔壁吃午饭。
出门的时候,刚好遇到五六个男人从外头进来,笑闹喧哗着,看起来正是昨晚半夜到达客栈的那些人。双方一打照面,立刻有人目光扫到呦呦和谷子身上来。
萧沐仁和怀瑾带着小荣子立刻将两个女子挡在身后,萧沐仁还用警告的目光看向对方,手中握紧了挂在腰间的剑柄,对方似乎看出来他们这一行人不好惹,往一旁挪了挪让出一条路来。萧沐仁和怀瑾还有小荣子这才护着呦呦和谷子出门,谷子甚至还故意走在外头,四个人相当于把呦呦给围了起来。
在隔壁的酒楼吃过午饭,几个人就朝渡口去了。到了渡口后,小荣子陪同怀瑾去稍远处的石碑拓印碑帖,萧沐仁陪着呦呦在四周看看,谷子随侍。
渡口附近的石碑差不多有六七块,这里原本可能院里是间书院或者寺庙之类的地方,石碑多且聚集。刻了不少名人文章,有古代的有当代的,还有几块雕刻着《心经》《地藏经》等。
“这是用的什么字体?”呦呦指着其中一块问萧沐仁,“我怎么没见过?像是颜体,又有些像褚体。”石碑上刻的似乎是一篇策论,起承转合大概百字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久远,有些字都模糊了。
萧沐仁凑过来看一眼,摇头,“我也看不出来,”然后自嘲一句,“我那点功底,还不如你呢。”
呦呦转头看了他一眼,抿着嘴偷笑,迈开步子继续往前走,去看下一块石碑。下一块石碑呦呦认得出来,是柳体的《心经》,不过不像是名人字帖刻的,更像是一个什么人的练笔,有几处字都错了。
两个人一边随意走着一边游玩着,将几处石碑都看过了,路也走到了尽头,两个人就慢慢往回走,等走到渡口时,怀瑾都已经回来了,正背着手面向泗水河远眺,从背后看一副才子风流的样子。
呦呦和萧沐仁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笑起来,走上前去,“快去叫船家过来,天边起云了,看着要下雨的样子,赶紧过河好去住地休息。”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来晚了。感谢大家的关心,非常感谢。我就是昨天突然丧了一下,会尽快调整好的。应该不会断更,只是字数可能没那么多,大家见谅。
☆、第一四五章
第一四五章
重叠的团云从天边翻滚而来, 但是并没有带来一场骤雨, 而是蹒跚着慢慢往下游去了。轻舟逆水荡过河面,推开一层层波纹。半个时辰后, 一行人到达对岸,踩着船家搭好的跳板下了船,才上岸就看到牵着马站在马车边等着的义伯。
“义伯。”萧沐仁带着人走过去, 先打了招呼, 然后才问:“房子找好了吗?”
“找好了,在县城内的一间客栈里租下了一个院子,正房三间, 东西厢房各三间间,另有小厨房,一切都收拾妥当了,只等爷和夫人住进去了。”义伯说着从马车后头取了脚凳放下来。
萧沐仁点头, 要扶着呦呦上车,呦呦却不着急,先对着义伯屈膝行了半礼, “辛苦义伯跑一趟了。”
义伯赶忙侧开身对着呦呦弯下腰,“夫人哪里话, 都是小人应该的。”
呦呦笑了笑,不再说话, 搭着萧沐仁的手上了马车,随后萧沐仁和怀瑾也上了来,小荣子和义伯一边一个坐在了车辕上, 谷子坐在两人中间靠车门的地方,以防车厢里要人伺候。
马车晃晃悠悠走了一炷香多的样子,才算进入了曲阜县城城里。
曲阜县原名鲁县,曾是战国时鲁国的国都,儒家圣贤孔子孔圣人就出生在这里。曲阜县城有著名的“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都是为了纪念孔子而建立的。因为是孔子的出生地,又曾经是鲁国的故都,曲阜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也还是人来人往的,尤其以读书人为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