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可不能什么都信 第77节(2 / 4)
“我不想纳妾,只要你一个足矣,你又不是不知道,镇北侯府的男儿就没有纳妾的,你这是陷我于不义吗?”
“我没有!”沈云簌也十分委屈,若当初没有被皇后罚跪,也没有那一场病,是不是他可以有魏临的孩子。
魏临低头问:“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想把我推给别人,你不喜欢我就直说,别想给我纳妾。”
说完这句话,魏临就离开了,真怕沈云簌说出更气人的话来。
等他回了书房,冷静过后,把妙圆叫了过来。
问清楚沈云簌为何心情不好,妙圆仔细把事情讲述一遍。
“世子,从夫人生了那场病后,她的身体就没之前的好,她比以往都要畏寒,每次月信也极少肚子疼,大夫说,是寒气入体所致。”
若真的是这样,那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说到底,也是因为自己被罚跪,他也是那个间接导致沈云簌身体不好的人。
可即便这样,也不能冒出纳妾的想法。
魏临又折返会房间,想推心置腹的和沈云簌好好聊聊,却听到房里传来噼里啪啦打算盘的声音,听妙圆说,沈云簌因这个月的货铺的进账不错,心情好了不少。
纳妾之事沈云簌未在提过,但他感觉得到,沈云簌是喜欢孩子的,当晚,他和沈云簌秉烛夜谈,若三年后,再无所出,准备过继一个孩子过来,在这之前,先过自己的日子。
七月初,朝廷有一次比较大的朝会。
朝会时,每个官员都有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对于朝廷有哪些主张或是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
每逢朝会,都会有一次比较激烈唇枪舌战,甚至于一些官员互相斥责,揭对方的老底,场面十分热闹。
这次除了文武百官,还有太子与几位皇子一同参与。
第71章 第71章
◎直言纳谏(本章全是朝堂事嫌枯燥可避开)◎
此次朝会, 除了让一些有勇有谋的官员出言纳谏,还要解决朝廷面临的一些难题。
这几年水灾旱灾不断,导致一些地方物资匮乏, 引起民怨, 又有狄国在边境不断挑衅, 可谓是内忧外患。
因朝会时间较长, 永徽帝给一些老臣赐座。
朝会起初是一些大臣回报半年来的情况,六部九寺五监逐一上报。
今年的赋税征收比往年顺利, 国库的亏空也补上了, 虽然有民怨, 但各个地方的官员正在努力调控配合, 已经安抚了不少。
从永徽帝平缓的面色上看, 还是比较满意的。
接着,便是关于狄国边境之事,有人主张议和,与狄国修好, 有人主张主动出击,把狄国赶出边境千里之外, 永绝后患。
大燕历经百年,根基稳固,若全力以赴,必定会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历来战事需要大量的军需,而一些受灾之地还没有真正的回归正道,眼下摆着一道难题, 众人纷纷出谋划策, 有建议增加赋税的, 有主张削减各项开支的。
永徽帝也十分想听听太子的意见, 这也是他第一次参见朝会。
谢岐走出列队,道:“儿臣认为,狄国不足以为惧,兵力不需要扩充,自然军需就不必增加,省下来的军需作为民用,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襄王看来,这是一番谬论,也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军需不可少,狄国对我大燕虎视眈眈,国若破了,哪里还有家,百姓还如何安居乐业。”
襄王的话引起重臣低声议论,太子乃是未来储君,这等驳斥的话未免也太过猖狂,可仔细回想襄王说道话,也不无道理。 ↑返回顶部↑
“我没有!”沈云簌也十分委屈,若当初没有被皇后罚跪,也没有那一场病,是不是他可以有魏临的孩子。
魏临低头问:“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想把我推给别人,你不喜欢我就直说,别想给我纳妾。”
说完这句话,魏临就离开了,真怕沈云簌说出更气人的话来。
等他回了书房,冷静过后,把妙圆叫了过来。
问清楚沈云簌为何心情不好,妙圆仔细把事情讲述一遍。
“世子,从夫人生了那场病后,她的身体就没之前的好,她比以往都要畏寒,每次月信也极少肚子疼,大夫说,是寒气入体所致。”
若真的是这样,那这件事完全可以避免,说到底,也是因为自己被罚跪,他也是那个间接导致沈云簌身体不好的人。
可即便这样,也不能冒出纳妾的想法。
魏临又折返会房间,想推心置腹的和沈云簌好好聊聊,却听到房里传来噼里啪啦打算盘的声音,听妙圆说,沈云簌因这个月的货铺的进账不错,心情好了不少。
纳妾之事沈云簌未在提过,但他感觉得到,沈云簌是喜欢孩子的,当晚,他和沈云簌秉烛夜谈,若三年后,再无所出,准备过继一个孩子过来,在这之前,先过自己的日子。
七月初,朝廷有一次比较大的朝会。
朝会时,每个官员都有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对于朝廷有哪些主张或是好的建议都可以提出。
每逢朝会,都会有一次比较激烈唇枪舌战,甚至于一些官员互相斥责,揭对方的老底,场面十分热闹。
这次除了文武百官,还有太子与几位皇子一同参与。
第71章 第71章
◎直言纳谏(本章全是朝堂事嫌枯燥可避开)◎
此次朝会, 除了让一些有勇有谋的官员出言纳谏,还要解决朝廷面临的一些难题。
这几年水灾旱灾不断,导致一些地方物资匮乏, 引起民怨, 又有狄国在边境不断挑衅, 可谓是内忧外患。
因朝会时间较长, 永徽帝给一些老臣赐座。
朝会起初是一些大臣回报半年来的情况,六部九寺五监逐一上报。
今年的赋税征收比往年顺利, 国库的亏空也补上了, 虽然有民怨, 但各个地方的官员正在努力调控配合, 已经安抚了不少。
从永徽帝平缓的面色上看, 还是比较满意的。
接着,便是关于狄国边境之事,有人主张议和,与狄国修好, 有人主张主动出击,把狄国赶出边境千里之外, 永绝后患。
大燕历经百年,根基稳固,若全力以赴,必定会把对方打的落花流水。
历来战事需要大量的军需,而一些受灾之地还没有真正的回归正道,眼下摆着一道难题, 众人纷纷出谋划策, 有建议增加赋税的, 有主张削减各项开支的。
永徽帝也十分想听听太子的意见, 这也是他第一次参见朝会。
谢岐走出列队,道:“儿臣认为,狄国不足以为惧,兵力不需要扩充,自然军需就不必增加,省下来的军需作为民用,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襄王看来,这是一番谬论,也出列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军需不可少,狄国对我大燕虎视眈眈,国若破了,哪里还有家,百姓还如何安居乐业。”
襄王的话引起重臣低声议论,太子乃是未来储君,这等驳斥的话未免也太过猖狂,可仔细回想襄王说道话,也不无道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