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有个团购群[七零] 第253节(3 / 4)
现在又把俩孙子接过来热闹了好几天,平时还有岳翠云跟张槐花陪着,放假后于晚霞就回家点了个卯,然后就卷了点铺盖搬过来了,家里热闹的不行。
老太太一点也不闷得慌,知道孙女想回趟滨县,还摆摆手道:“你把嘉平嘉安送回去就忙你的事去吧,我这里有小霞陪着,过几天小白也带小敏过来,到时候让小敏跟小霞住一间屋,她们姐妹俩不也认识吗?再说你同学也准备来上班了,家里净人,你专心忙你的去。”
吕敏娟今年的兼职就跟着周嘉妮做了。
虽说以她的水平挣得可能不如在滨县编织厂多,但不用跟妈妈和女儿分开,也抛去车费啥的,掐头去尾也差不多。
再说,她多干点未必不如在滨县编织厂。
白昊阳是早就按捺不住一考完试就跑去找对象了,打算过几天带着过来见见家里人,跟周嘉妮应该会错开。
错开也没关系,他回来后也会盯着这一摊子,有他在,于晚霞的压力会减少一些。
而苏美巧知道周家老太太在这里,也放心让肖敏跟着白昊阳过来,叮嘱女儿有啥事拿不定主意的就找周家奶奶,父母不在跟前,那就跟家里长辈差不多。
周嘉妮见确实事事妥帖,就留了几张背包图,让张婶两人先做样品,之后等她回来再说。
之后把依依不舍的双胞胎打包上,又去了趟富教授家里,连富教授跟他几个学生一起打包了,先回齐阳,到齐阳后给富教授他们买好票,给滨县那边打电话叮嘱好接站,她带着双胞胎回了家里。
富教授去年没白忙活,虽然去年秋季真迎来一场干旱,但粮食产量跟风调雨顺的时候差不多,那种情况下没减产就是成功,也说明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富教授是个操心的命,他觉得既然管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还等着明年粮食大丰收呢。
况且他对编织材料的种植依旧感兴趣,这一年又查了不少资料,做了不少研究,准备去实践实践。
县里依然非常欢迎,做好了周祥的接待工作。
其实现在像富教授这样的人才到哪儿都是香饽饽。
周嘉妮在齐阳待了两天就买票回了滨县,她先去了趟编织厂。
上次寄来的图纸已经在生产了,而且李敬党在样品出来之后让人拍了照片洗出来发给已经谈好合作的客户,又送了样品去出口公司,并承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更改尺寸,如今这款挂衣架加鞋架组合也签了不少单子。
周嘉妮看过样品,样品分了好几个尺寸,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她悄悄用手机拍了照,道:“回头说不定我也订几个。”
李敬党:“随时欢迎。”
在编织厂待了大半天,当天晚上找个招待所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回了西河公社。
第247章
前进大队真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不光大棚再次扩建,今年连编织厂也往外扩建了,增加了一间加工车间,又招了二十五位临时工。
村里的房子也不再是一眼望过去全是土坯房了, 好多人家都房盖了房子, 也有批了地基盖的新房, 整体面貌都不一样了。
这次回来, 张宝生竟然主动跟她聊起包产到户的事。
周嘉妮也不意外,潜移默化铺垫了这么长时间, 老头儿总算活泛开了。
这时机也正好, 不早不晚,还不是先出头的那个。
张宝生站在地头上看着眼前的玉米地, 吧嗒着烟袋锅子,道:“之前还有不少人担心这样不行,但提过之后这事也印到大伙儿心里了,平时也都上心打听着,就你上回说的那个村子, 人家弄的挺成功, 也没见国家整治他们, 大伙儿心里又开始翻腾了。”
现在不是张宝生去动员其他人,是更年轻一点的小队长们私下自己开了个碰头会,私下商量着这事可行性,然后来找了张宝生, 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 提出:“要不咱们也试试!”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队长,我们拼一次吧。”
“我记得有个词叫‘法不责众’, 这事儿到时候咱一起担着,真要有啥政策想收拾咱们那就收拾咱全村的人。” ↑返回顶部↑
老太太一点也不闷得慌,知道孙女想回趟滨县,还摆摆手道:“你把嘉平嘉安送回去就忙你的事去吧,我这里有小霞陪着,过几天小白也带小敏过来,到时候让小敏跟小霞住一间屋,她们姐妹俩不也认识吗?再说你同学也准备来上班了,家里净人,你专心忙你的去。”
吕敏娟今年的兼职就跟着周嘉妮做了。
虽说以她的水平挣得可能不如在滨县编织厂多,但不用跟妈妈和女儿分开,也抛去车费啥的,掐头去尾也差不多。
再说,她多干点未必不如在滨县编织厂。
白昊阳是早就按捺不住一考完试就跑去找对象了,打算过几天带着过来见见家里人,跟周嘉妮应该会错开。
错开也没关系,他回来后也会盯着这一摊子,有他在,于晚霞的压力会减少一些。
而苏美巧知道周家老太太在这里,也放心让肖敏跟着白昊阳过来,叮嘱女儿有啥事拿不定主意的就找周家奶奶,父母不在跟前,那就跟家里长辈差不多。
周嘉妮见确实事事妥帖,就留了几张背包图,让张婶两人先做样品,之后等她回来再说。
之后把依依不舍的双胞胎打包上,又去了趟富教授家里,连富教授跟他几个学生一起打包了,先回齐阳,到齐阳后给富教授他们买好票,给滨县那边打电话叮嘱好接站,她带着双胞胎回了家里。
富教授去年没白忙活,虽然去年秋季真迎来一场干旱,但粮食产量跟风调雨顺的时候差不多,那种情况下没减产就是成功,也说明了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富教授是个操心的命,他觉得既然管了,就不能半途而废,还等着明年粮食大丰收呢。
况且他对编织材料的种植依旧感兴趣,这一年又查了不少资料,做了不少研究,准备去实践实践。
县里依然非常欢迎,做好了周祥的接待工作。
其实现在像富教授这样的人才到哪儿都是香饽饽。
周嘉妮在齐阳待了两天就买票回了滨县,她先去了趟编织厂。
上次寄来的图纸已经在生产了,而且李敬党在样品出来之后让人拍了照片洗出来发给已经谈好合作的客户,又送了样品去出口公司,并承诺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来更改尺寸,如今这款挂衣架加鞋架组合也签了不少单子。
周嘉妮看过样品,样品分了好几个尺寸,可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她悄悄用手机拍了照,道:“回头说不定我也订几个。”
李敬党:“随时欢迎。”
在编织厂待了大半天,当天晚上找个招待所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回了西河公社。
第247章
前进大队真是肉眼可见的变化, 不光大棚再次扩建,今年连编织厂也往外扩建了,增加了一间加工车间,又招了二十五位临时工。
村里的房子也不再是一眼望过去全是土坯房了, 好多人家都房盖了房子, 也有批了地基盖的新房, 整体面貌都不一样了。
这次回来, 张宝生竟然主动跟她聊起包产到户的事。
周嘉妮也不意外,潜移默化铺垫了这么长时间, 老头儿总算活泛开了。
这时机也正好, 不早不晚,还不是先出头的那个。
张宝生站在地头上看着眼前的玉米地, 吧嗒着烟袋锅子,道:“之前还有不少人担心这样不行,但提过之后这事也印到大伙儿心里了,平时也都上心打听着,就你上回说的那个村子, 人家弄的挺成功, 也没见国家整治他们, 大伙儿心里又开始翻腾了。”
现在不是张宝生去动员其他人,是更年轻一点的小队长们私下自己开了个碰头会,私下商量着这事可行性,然后来找了张宝生, 带着孤注一掷的决心, 提出:“要不咱们也试试!”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队长,我们拼一次吧。”
“我记得有个词叫‘法不责众’, 这事儿到时候咱一起担着,真要有啥政策想收拾咱们那就收拾咱全村的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