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72节(3 / 4)
淮山薏米糕是软糯细腻的口感,吃在嘴里并不会发涩发干。银耳羹中的银耳炖得软烂,橙子与雪梨都是汁水丰富的水果,熬出来的羹自然也水灵清甜。
他吃得很认真,待放下木匙后又拿过帕子拭了拭唇角的残渣,接过长梧及时递过来的茶漱了漱口。
长梧上前收拾了桌案上的碗碟,很快退下,并请姜菀在沈澹对面坐了,又捧上茶来。姜菀浅啜了口热茶,目光自茶盏上方轻轻一掠,看见那桌案上随意摆了一本翻开的书。她仔细辨认了一下封面的字,似乎是顾元直的作品集。
“这是顾老夫子的手稿?”姜菀瞧着那装帧与纸质,问道。
沈澹颔首:“正是。几日前我去拜见师父,听他说起陈年往事,一时间有些感慨。师父便把此手稿交给了我,说待我读完,或许能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将军如今与顾老夫子的相处应当已经与从前并无二致了吧?”姜菀道。
沈澹低低叹息:“若是说与少年时期一样,自然是不能够的。多年过去,师父与我的心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不再像从前那样不敢面对师父了。”他抬眸看过来:“还得多谢小娘子点醒了我,否则我还不知自己会躲藏到何时。”
他道:“我同师父说起此事,他直夸赞小娘子,还说我枉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却不如小娘子看得通透。”
姜菀笑了笑,说道:“将军读起顾老夫子的手稿,感受如何?”
“这些日子我在公务之余,尝试着静心读师父的作品,发现比之多年前更有了不一样的感慨。”沈澹摩挲着那泛黄的纸张。
“将军身为禁军统领,职责重大,应当也很劳心劳力。”姜菀提起那四个字的语气很轻柔,落在沈澹耳中却多了几分小心。
许久,她才笑道:“其实我早该猜到将军的气度和人品并非寻常人。”
沈澹说道:“小娘子,不论我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那不过是身外之物。因此,我只愿小娘子不要因我是禁军统领而对我谨慎小心。”
姜菀微怔。
他的目光看过来,声音柔和了一些:“小娘子,我与你皆是红尘中人,并无不同,只不过是走了不同的路罢了。”
“将军如此年轻便能担此重任,其中的艰辛定然是我想象不到的。”
沈澹低眉一笑:“不过是有一副尚可的身手罢了。”
话虽如此,但姜菀看着他的侧脸,思绪却总忍不住有些游移。以他的年纪,荣登禁军统领这样高的官职,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绝不是身手好便能够做到的。
她隐约记起曾听人说过沈澹的战功,那必然是浴血厮杀出来的成果,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沈澹将话题转到了那本书上:“师父说,他看自己年少时的游记文章,怀念之余总有些不忍细读。特别是曾与他并肩出游的故人如此已各奔东西,或是不在人世,曾经立下的誓言或是谈起的故事只停留在纸上的寥寥语句。他细想起来总会触动情肠,常觉感伤。”
“能与朋友相偕踏遍大江南北,该是人生之幸。”姜菀由衷感慨。
在条件有限的古代,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下曾经的记忆,已经很难得了。
沈澹翻着那本书说道:“还有十几日便是师父的寿辰,师父说他到了知天命之年,许多事难免就看淡了。但他依然记挂着从前的老友,因此特意嘱咐我为他设法寻找到一些还在人世的朋友,借这个契机邀他们小聚。”
姜菀想着顾元直满腹诗书,想来他所交好的朋友应当也是文人墨客吧。她便顺势道:“顾老夫子的莫逆之交是不是个个都是身份学识不凡之辈?唯有如此知音,才能常在一处谈诗论道吧?”
沈澹微微笑了笑:“并不尽然。师父交朋友从不会看那个人是否与他一样有学识,只看两人是否志趣相投。他交好的朋友中,既有风姿隽然的文人,也有行走江湖的侠客,还有不少只是寻常人,但各有各的性情,皆是值得相交之人。”
他说到此处,眼底浮起一丝黯然:“只可惜,根据师父给我的名册,我这几日稍加寻访了一番,已有不少人不在人世或是失去讯息了。只怕师父寿辰当日无法见到太多挚友了。”
“悲欢离合也是人之常情,任谁也无力改变,”姜菀宽慰,“我想顾老夫子应当能接受这个结果。”
沈澹默然点头。
两人又说了许久的话,姜菀估摸着时辰也差不多了,果然听见门外长梧扣了扣,说道:“阿郎,厨下备了碗苹果红枣水,最是养胃,您尝尝?”
“呈上来吧。”沈澹将书倒扣在桌案上,淡声道。 ↑返回顶部↑
他吃得很认真,待放下木匙后又拿过帕子拭了拭唇角的残渣,接过长梧及时递过来的茶漱了漱口。
长梧上前收拾了桌案上的碗碟,很快退下,并请姜菀在沈澹对面坐了,又捧上茶来。姜菀浅啜了口热茶,目光自茶盏上方轻轻一掠,看见那桌案上随意摆了一本翻开的书。她仔细辨认了一下封面的字,似乎是顾元直的作品集。
“这是顾老夫子的手稿?”姜菀瞧着那装帧与纸质,问道。
沈澹颔首:“正是。几日前我去拜见师父,听他说起陈年往事,一时间有些感慨。师父便把此手稿交给了我,说待我读完,或许能有全然不同的感受。”
“将军如今与顾老夫子的相处应当已经与从前并无二致了吧?”姜菀道。
沈澹低低叹息:“若是说与少年时期一样,自然是不能够的。多年过去,师父与我的心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不再像从前那样不敢面对师父了。”他抬眸看过来:“还得多谢小娘子点醒了我,否则我还不知自己会躲藏到何时。”
他道:“我同师父说起此事,他直夸赞小娘子,还说我枉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却不如小娘子看得通透。”
姜菀笑了笑,说道:“将军读起顾老夫子的手稿,感受如何?”
“这些日子我在公务之余,尝试着静心读师父的作品,发现比之多年前更有了不一样的感慨。”沈澹摩挲着那泛黄的纸张。
“将军身为禁军统领,职责重大,应当也很劳心劳力。”姜菀提起那四个字的语气很轻柔,落在沈澹耳中却多了几分小心。
许久,她才笑道:“其实我早该猜到将军的气度和人品并非寻常人。”
沈澹说道:“小娘子,不论我是什么身份都不重要,那不过是身外之物。因此,我只愿小娘子不要因我是禁军统领而对我谨慎小心。”
姜菀微怔。
他的目光看过来,声音柔和了一些:“小娘子,我与你皆是红尘中人,并无不同,只不过是走了不同的路罢了。”
“将军如此年轻便能担此重任,其中的艰辛定然是我想象不到的。”
沈澹低眉一笑:“不过是有一副尚可的身手罢了。”
话虽如此,但姜菀看着他的侧脸,思绪却总忍不住有些游移。以他的年纪,荣登禁军统领这样高的官职,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绝不是身手好便能够做到的。
她隐约记起曾听人说过沈澹的战功,那必然是浴血厮杀出来的成果,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沈澹将话题转到了那本书上:“师父说,他看自己年少时的游记文章,怀念之余总有些不忍细读。特别是曾与他并肩出游的故人如此已各奔东西,或是不在人世,曾经立下的誓言或是谈起的故事只停留在纸上的寥寥语句。他细想起来总会触动情肠,常觉感伤。”
“能与朋友相偕踏遍大江南北,该是人生之幸。”姜菀由衷感慨。
在条件有限的古代,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下曾经的记忆,已经很难得了。
沈澹翻着那本书说道:“还有十几日便是师父的寿辰,师父说他到了知天命之年,许多事难免就看淡了。但他依然记挂着从前的老友,因此特意嘱咐我为他设法寻找到一些还在人世的朋友,借这个契机邀他们小聚。”
姜菀想着顾元直满腹诗书,想来他所交好的朋友应当也是文人墨客吧。她便顺势道:“顾老夫子的莫逆之交是不是个个都是身份学识不凡之辈?唯有如此知音,才能常在一处谈诗论道吧?”
沈澹微微笑了笑:“并不尽然。师父交朋友从不会看那个人是否与他一样有学识,只看两人是否志趣相投。他交好的朋友中,既有风姿隽然的文人,也有行走江湖的侠客,还有不少只是寻常人,但各有各的性情,皆是值得相交之人。”
他说到此处,眼底浮起一丝黯然:“只可惜,根据师父给我的名册,我这几日稍加寻访了一番,已有不少人不在人世或是失去讯息了。只怕师父寿辰当日无法见到太多挚友了。”
“悲欢离合也是人之常情,任谁也无力改变,”姜菀宽慰,“我想顾老夫子应当能接受这个结果。”
沈澹默然点头。
两人又说了许久的话,姜菀估摸着时辰也差不多了,果然听见门外长梧扣了扣,说道:“阿郎,厨下备了碗苹果红枣水,最是养胃,您尝尝?”
“呈上来吧。”沈澹将书倒扣在桌案上,淡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