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第111节(2 / 4)
夏无且只当霍善是来玩耍的, 见他一拿到药材就说不对,夏无且那作为医家的责任感顿时就上来了, 忍不住问道:“哪里不对?”
霍善是跟着孙思邈他们去采了小半年药的, 这些药材一入手他就知道采摘时节以及具体炮制方法, 自然给夏无且掰扯得清清楚楚。
夏无且一开始是不相信霍善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 等到霍善从采药开始讲起,嘴巴就慢慢张大了。
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把药材炮制之法讲得头头是道。
连为什么用水、为什么用火或者为什么水火兼用都给说透了。
夏无且很快摆正心态, 没再把霍善当无知小儿看待,而是认真和霍善探讨起来。
另一边, 嬴政还不知道一大一小转眼间又快聊成忘年交了。他行至江边, 驻足远眺,心中思绪万千。
大队伍接下来将要前往巨鹿郡。
这地方不怎么吉利。
李时珍他们说的沙丘就在巨鹿,距离平原县不过两三百里的路程,也就是他病倒没几日便死了。好在他发病之初就得遇良医, 才没有让赵高他们有机可乘。
秦末的巨鹿郡还发生另一件很有名的事, 巨鹿之战。这一点他分别从刘彻、李时珍、司马迁父子几人口中印证过, 几个人讲得大差不差。
这一战,项羽以少胜多赢了秦军, 不仅杀死王离、诱降章邯,还坑杀了跟着章邯他们投降的秦兵。
据传二十万大秦兵马尽丧此地。
嬴政对后世记载的这些兵马数目颇有些不信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经过巨鹿一战,大秦再无生机。
嬴政望着辽阔无垠的平原津思索自己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司马迁他们的话,他没有全信,也不会凭着那点儿先知先觉就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切。毕竟算算时间,那个“大汉”距离秦末都过去近百年了,谁能真正了解百年前发生过什么?
倘若未来的一切是可以改变的,那他这里变换了策略,焉知别的事不会变?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他亲自把情况摸清楚再做决断。
再想到霍去病他们计划着要设立西域都护府,嬴政心头又变得一片火热。
可惜他手头没有卫青和霍去病啊!
是时候选拔一批适合横扫大漠的人才了。
回头先让章邯去开个荒吧。
这人带着二十万秦兵转投项羽虽有赵高作乱的因素在,却也无法掩盖他的投降让这些老秦人葬身巨鹿、埋骨他乡的事实。
如果知道跟着投降也是死,这些大秦将士会不会宁愿死战到底?
嬴政回忆着秦末的种种局面,知道自己回到咸阳后要做的事绝对不少。
如今他身体渐渐恢复了年轻时的轻快,求长生之事可以往后先挪一挪。
嬴政命人呈上笔墨。
再让人迎着初升的夏日艳阳绽开空一卷白书帛。
嬴政亲笔在上面写下了三个字——
求贤诏。
因为内容是现成的,所以嬴政写得非常快,转眼间已写就全文:“ ……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返回顶部↑
霍善是跟着孙思邈他们去采了小半年药的, 这些药材一入手他就知道采摘时节以及具体炮制方法, 自然给夏无且掰扯得清清楚楚。
夏无且一开始是不相信霍善能说出个所以然来的, 等到霍善从采药开始讲起,嘴巴就慢慢张大了。
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把药材炮制之法讲得头头是道。
连为什么用水、为什么用火或者为什么水火兼用都给说透了。
夏无且很快摆正心态, 没再把霍善当无知小儿看待,而是认真和霍善探讨起来。
另一边, 嬴政还不知道一大一小转眼间又快聊成忘年交了。他行至江边, 驻足远眺,心中思绪万千。
大队伍接下来将要前往巨鹿郡。
这地方不怎么吉利。
李时珍他们说的沙丘就在巨鹿,距离平原县不过两三百里的路程,也就是他病倒没几日便死了。好在他发病之初就得遇良医, 才没有让赵高他们有机可乘。
秦末的巨鹿郡还发生另一件很有名的事, 巨鹿之战。这一点他分别从刘彻、李时珍、司马迁父子几人口中印证过, 几个人讲得大差不差。
这一战,项羽以少胜多赢了秦军, 不仅杀死王离、诱降章邯,还坑杀了跟着章邯他们投降的秦兵。
据传二十万大秦兵马尽丧此地。
嬴政对后世记载的这些兵马数目颇有些不信任,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经过巨鹿一战,大秦再无生机。
嬴政望着辽阔无垠的平原津思索自己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司马迁他们的话,他没有全信,也不会凭着那点儿先知先觉就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切。毕竟算算时间,那个“大汉”距离秦末都过去近百年了,谁能真正了解百年前发生过什么?
倘若未来的一切是可以改变的,那他这里变换了策略,焉知别的事不会变?所以说到底还是得他亲自把情况摸清楚再做决断。
再想到霍去病他们计划着要设立西域都护府,嬴政心头又变得一片火热。
可惜他手头没有卫青和霍去病啊!
是时候选拔一批适合横扫大漠的人才了。
回头先让章邯去开个荒吧。
这人带着二十万秦兵转投项羽虽有赵高作乱的因素在,却也无法掩盖他的投降让这些老秦人葬身巨鹿、埋骨他乡的事实。
如果知道跟着投降也是死,这些大秦将士会不会宁愿死战到底?
嬴政回忆着秦末的种种局面,知道自己回到咸阳后要做的事绝对不少。
如今他身体渐渐恢复了年轻时的轻快,求长生之事可以往后先挪一挪。
嬴政命人呈上笔墨。
再让人迎着初升的夏日艳阳绽开空一卷白书帛。
嬴政亲笔在上面写下了三个字——
求贤诏。
因为内容是现成的,所以嬴政写得非常快,转眼间已写就全文:“ ……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