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1 / 4)
皇帝一愣:“你说什么?”
“儿臣可以给他加恩,也可以还他爵位。但这些年谢逢的苦楚,儿臣都知道。”谢迟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发沉。七年,他只消想一想,都唏嘘不已。
“谢逢自然在意那个爵位,可是他所执念的,早已不是王位。他总在想父皇您为什么不听他解释,总在想您为什么那么厌恶他。”
那是突然被亲人误解才会有的不甘,不是简单的君臣间的赐爵加恩可以弥补的。
谢迟倒现在都记得,当年,在谢逢最低沉的那阵子,曾经一遍遍问他的是“皇伯为什么这么讨厌我”而不是“陛下为什么这么讨厌我”。
但谢迟半晌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应。他于是迟疑着抬起头,看到皇帝阴晴不定地看着他:
“你要朕,向他认错?”
第175章
锦华宫里,叶蝉明显地感觉到,最近谢迟和皇帝之间又有了些意见不合。
具体表现在谢迟仍每天一早就去清凉殿议事,但回来时一定沉着张脸。经了一夜之后,他的脸色会恢复如初,不过晚上再回来时,就又沉了。
对此,叶蝉倒是不怕。她嫁给他这么多年,十分清楚他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外面不论多么不顺,都不会在家人身上发无名火。但家长对孩子本身就或多或少的有压制感,几个孩子看他这样子,就都有点怵,近来全都绕着他走,晚膳也总找茬在自己房里用。
于是叶蝉还是劝了劝他。入夜时她缩进他怀里,一边抚他的胸口一边跟他商量:“你最近脸色太不好啦,孩子们都明摆着有点怕你了。你之后……在他们面前缓一缓呗?委屈你了!”
“……”谢迟被她顺气顺得挺舒服,静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我知道了。”
说着他亲了亲她:“近来是在和父皇说谢逢的事。唉……位子越高,认错越难。”
他从前就知道,身为九五之尊,大概会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近来因为谢逢的事情,他偶尔会思量这种感觉的因果。
然后他就觉得,这种感觉里大约总有那么一两分是皇帝自己导致的。他在那样坐拥天下的位子上坐了几十年,已经不习惯向人低头,尤其已经不习惯向臣子低头。
在没有亲情牵扯的人面前,他会更在意自己的面子。
所以有的时候,皇帝可以心平气和地对他这个太子说“这事是朕不对”,但是让他去对谢逢说这样的话,他不肯。
可皇帝的年纪已经太大了,谢迟也无法指责他这样不好。他只能日复一日地跟皇帝继续商量这件事,同时暗自希望几十年后自己不会是这样。
认错是不丢人的。就算丢人,当这个错牵扯到一桩冤案的时候,也得认。
史书中常有忠臣蒙冤而死,也许冤案是无可避免的,但许多时候,即便在位的皇帝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不对,也并不会认,而是等到儿子、孙子继位后才为其平反。那常常是在几十年后,来得太晚的真相,对于蒙冤者而言有什么意义?
今时今日,情状还更为特殊些——如若皇帝只是禅位却仍在人世,他不为谢逢平反,新君纵使为他平反、还他爵位,也是不一样的。
天下人会有猜疑。而谢逢的心结也在皇帝,并不在他身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谢迟实在不想谢逢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继续为这件事耿耿于怀。
另一边,叶蝉也发现,在经过谢遇的事之后,元显开始真正地松下劲儿来了。
比如在用膳时,她给元显夹了一筷子青椒炒肉,元显只把肉拣出来吃了,两块青椒都留在了一旁。叶蝉对此很有些诧异,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元显早已一点都不挑食了,一点都不挑。她于是问他:“怎么突然不吃青椒了?”
元显有点腼腆地抿了抿嘴唇,然后小心地观察着她的神色说:“其实我一直都不爱吃青椒。”
叶蝉心里好生一阵酸涩。宫里府里都会板孩子挑食的问题,但那是在孩子小时候。因为小孩子挑食的毛病不能惯着,稍微惯一点,就容易从不吃一两样变成不吃三五样、再变成十样八样。
但是长大了就不同了。元显元晋都已经十一岁,到了这个年龄,不爱吃的就真是不爱吃,和挑食是两码事。
所以,元晋不爱吃芹菜、不爱吃茼蒿之类的偏好都早已显了出来。元显却因为担心他们不高兴,一直什么都吃。 ↑返回顶部↑
“儿臣可以给他加恩,也可以还他爵位。但这些年谢逢的苦楚,儿臣都知道。”谢迟的语气不由自主地发沉。七年,他只消想一想,都唏嘘不已。
“谢逢自然在意那个爵位,可是他所执念的,早已不是王位。他总在想父皇您为什么不听他解释,总在想您为什么那么厌恶他。”
那是突然被亲人误解才会有的不甘,不是简单的君臣间的赐爵加恩可以弥补的。
谢迟倒现在都记得,当年,在谢逢最低沉的那阵子,曾经一遍遍问他的是“皇伯为什么这么讨厌我”而不是“陛下为什么这么讨厌我”。
但谢迟半晌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应。他于是迟疑着抬起头,看到皇帝阴晴不定地看着他:
“你要朕,向他认错?”
第175章
锦华宫里,叶蝉明显地感觉到,最近谢迟和皇帝之间又有了些意见不合。
具体表现在谢迟仍每天一早就去清凉殿议事,但回来时一定沉着张脸。经了一夜之后,他的脸色会恢复如初,不过晚上再回来时,就又沉了。
对此,叶蝉倒是不怕。她嫁给他这么多年,十分清楚他的一大优点就是在外面不论多么不顺,都不会在家人身上发无名火。但家长对孩子本身就或多或少的有压制感,几个孩子看他这样子,就都有点怵,近来全都绕着他走,晚膳也总找茬在自己房里用。
于是叶蝉还是劝了劝他。入夜时她缩进他怀里,一边抚他的胸口一边跟他商量:“你最近脸色太不好啦,孩子们都明摆着有点怕你了。你之后……在他们面前缓一缓呗?委屈你了!”
“……”谢迟被她顺气顺得挺舒服,静了一会儿,叹了口气,“我知道了。”
说着他亲了亲她:“近来是在和父皇说谢逢的事。唉……位子越高,认错越难。”
他从前就知道,身为九五之尊,大概会常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近来因为谢逢的事情,他偶尔会思量这种感觉的因果。
然后他就觉得,这种感觉里大约总有那么一两分是皇帝自己导致的。他在那样坐拥天下的位子上坐了几十年,已经不习惯向人低头,尤其已经不习惯向臣子低头。
在没有亲情牵扯的人面前,他会更在意自己的面子。
所以有的时候,皇帝可以心平气和地对他这个太子说“这事是朕不对”,但是让他去对谢逢说这样的话,他不肯。
可皇帝的年纪已经太大了,谢迟也无法指责他这样不好。他只能日复一日地跟皇帝继续商量这件事,同时暗自希望几十年后自己不会是这样。
认错是不丢人的。就算丢人,当这个错牵扯到一桩冤案的时候,也得认。
史书中常有忠臣蒙冤而死,也许冤案是无可避免的,但许多时候,即便在位的皇帝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不对,也并不会认,而是等到儿子、孙子继位后才为其平反。那常常是在几十年后,来得太晚的真相,对于蒙冤者而言有什么意义?
今时今日,情状还更为特殊些——如若皇帝只是禅位却仍在人世,他不为谢逢平反,新君纵使为他平反、还他爵位,也是不一样的。
天下人会有猜疑。而谢逢的心结也在皇帝,并不在他身上。
解铃还须系铃人。谢迟实在不想谢逢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都继续为这件事耿耿于怀。
另一边,叶蝉也发现,在经过谢遇的事之后,元显开始真正地松下劲儿来了。
比如在用膳时,她给元显夹了一筷子青椒炒肉,元显只把肉拣出来吃了,两块青椒都留在了一旁。叶蝉对此很有些诧异,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元显早已一点都不挑食了,一点都不挑。她于是问他:“怎么突然不吃青椒了?”
元显有点腼腆地抿了抿嘴唇,然后小心地观察着她的神色说:“其实我一直都不爱吃青椒。”
叶蝉心里好生一阵酸涩。宫里府里都会板孩子挑食的问题,但那是在孩子小时候。因为小孩子挑食的毛病不能惯着,稍微惯一点,就容易从不吃一两样变成不吃三五样、再变成十样八样。
但是长大了就不同了。元显元晋都已经十一岁,到了这个年龄,不爱吃的就真是不爱吃,和挑食是两码事。
所以,元晋不爱吃芹菜、不爱吃茼蒿之类的偏好都早已显了出来。元显却因为担心他们不高兴,一直什么都吃。 ↑返回顶部↑